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外交是内政的外延,它牵涉到国家的安全与生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成就得益于怎样的外交基本政策。
(2)请列举建国初期中国取得的三项外交成就。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成就得益于怎样的外交基本政策。
(2)请列举建国初期中国取得的三项外交成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社会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具有怎样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扫除这些障碍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社会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 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多发展时期。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投资方向方面,主要涉及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具有怎样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扫除这些障碍的关键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富人的俱乐部,是资本的殖民扩张,所以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1500年至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关于材料三,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摘编自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几种观点激烈冲突: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富人的俱乐部,是资本的殖民扩张,所以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1500年至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关于材料三,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2.单选题- (共14题)
4.
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贵族阶层 |
B.工业资产阶级 |
C.城市工人 |
D.农业工人 |
5.
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
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
C.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从整体世界发展的角度看,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实质是
A.国际力量的多元化 |
B.国家民族意识再次觉醒 |
C.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
D.霸权主义政治受到制约 |
7.
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A.世界银行 |
B.世界贸易组织 |
C.关贸总协定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8.
清朝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
B.纯粹的农工互补关系 |
C.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
D.早期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
9.
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
B.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 |
C.波斯图案风格的丝织品是常见商品 |
D.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
10.
下列材料中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突破“市”的空间限制的是
A.“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B.“天下屏膈,皆为利来;天下藻撤,皆为利往” |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今闭塞” |
12.
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外出打工 |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
13.
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A.由于列强的侵略而处于萧条状态 |
B.由于国民政府的措施而得到较快发展 |
C.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而日益萎缩 |
D.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而陷入困境 |
15.
21世纪初,中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而定价商品不足5%,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D.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6.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
17.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体验到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