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原动力是什么?概括指出全球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③是指什么?简要说明该组织的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
(4)四五百年以来的全球化使任何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见下图)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③ |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原动力是什么?概括指出全球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③是指什么?简要说明该组织的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
(4)四五百年以来的全球化使任何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2.单选题- (共6题)
2.
搜狐网(2017年6月12日)报道:64家非法外汇、资金盘公司崩盘或失联,导致马来西亚外汇损失惨重,债台高筑,此时马来西亚应该向下列哪一组织求援
A.世界银行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关贸总协定 |
D.亚太经合组织 |
3.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下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该组织 |
B.协调了各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纷 |
C.消除了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 |
D.致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
4.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括号里面的内容应是
A.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
B.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召开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 | B.亚太经合组织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欧洲联盟 |
6.
下面这幅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镑、法郎等退出世界金融市场 |
B.美元确立了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
C.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推动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
D.不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
7.
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