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互宣战。
比较两则材料,指出一处不同,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指出的不同之处应明确清楚,说明需史论结合,合理充分)。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互宣战。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注:与国指友邦),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摘录) | 朕以明治十五年条约,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先告清国,以协同从事,清国反设辞拒绝……清国之计,惟在使朝鲜治安之基无所归……以损害帝国之权利利益,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虽始终与平和相终始,以宣扬帝国之光荣于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武勇,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对清国宣战诏书》(摘录) |
比较两则材料,指出一处不同,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指出的不同之处应明确清楚,说明需史论结合,合理充分)。
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农业受到进一步打击。如果以1967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00的话,1928年这一指数为64.8,1932年只有29.5,其中谷物和牲畜的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63%和56%。农场主的现金收入也从1929年的113亿美元降至1932年的47.5亿美元,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8亿美元,分别下降了58%和67%。到1930年负债农场达252万个,占农场总数的38.5%
——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
材料二1927年的苏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在肯定工业化计划已经取得的成果后,就提出了农业生产落后的问题,并指出摆脱这种落后局面的出路:“出路就在于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变为以公共耕种为基础的联合起来的大农庄,就在于转变到以高度的新技术为基础的集体耕种制。……别的出路是没有的。”
材料三数据的统计可以见证历史的发展,下图是我国1978年——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的柱形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当时是如何解决农业方面的萧条局面的?其实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此苏联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其进行评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原因并分析其实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在农业建设中应吸取哪些经验。
材料一1929—1933年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农业受到进一步打击。如果以1967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00的话,1928年这一指数为64.8,1932年只有29.5,其中谷物和牲畜的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63%和56%。农场主的现金收入也从1929年的113亿美元降至1932年的47.5亿美元,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8亿美元,分别下降了58%和67%。到1930年负债农场达252万个,占农场总数的38.5%
——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
材料二1927年的苏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在肯定工业化计划已经取得的成果后,就提出了农业生产落后的问题,并指出摆脱这种落后局面的出路:“出路就在于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变为以公共耕种为基础的联合起来的大农庄,就在于转变到以高度的新技术为基础的集体耕种制。……别的出路是没有的。”
材料三数据的统计可以见证历史的发展,下图是我国1978年——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的柱形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当时是如何解决农业方面的萧条局面的?其实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此苏联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其进行评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原因并分析其实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在农业建设中应吸取哪些经验。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发现新大陆”后,更开始了世界性的扩张,到19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挟工业革命唤起的强大成力,基本上实现了对全球的统治。在那个时代,“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这样一些思想,很合乎欧洲人的胃口。于是,达尔文认为仅适用于生物界的“进化论”,被“误读”为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达尔文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19世纪后期,严复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从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来到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国度,加上欧洲社会的公共传媒与社会舆论弥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浸染,使严复对欧洲文明的认知和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能不受影响。他认为: 中国应当向欧洲学习的东西,比“坚船利炮”和工业科技以及自然科学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欧洲的“人文典章”。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之后,“进化论”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完全略去。这样,“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了。
一一据纪坡民《“误译”和“误读”,把“伦理学”丢了一一从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到严复<天演论) 》整理
材料二 在《天演论》中,严复接受了斯宾塞“适者生存”的口号,且加上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天演论》出版后,风靡中国思想界。梁启超因之宜讲进化者天地之公例也; 胡洪梓也因之取“适者生存”之意改名为胡适; 五四时期,陈独秀则作了进一步发挥,“进化论者之言日: 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善性同时发展”。但在看到西方功利文化的恶果后,严复日益认识到中国保持“国种特性”的重要,进而开始从学习西方转而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答案,遗嘱中更是提出: “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扳。”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进化论”适用对象的变化,分析欧洲和严复“误读”、“误译”的原因。
(2) 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迸化论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发现新大陆”后,更开始了世界性的扩张,到19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挟工业革命唤起的强大成力,基本上实现了对全球的统治。在那个时代,“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这样一些思想,很合乎欧洲人的胃口。于是,达尔文认为仅适用于生物界的“进化论”,被“误读”为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达尔文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19世纪后期,严复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从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来到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国度,加上欧洲社会的公共传媒与社会舆论弥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浸染,使严复对欧洲文明的认知和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能不受影响。他认为: 中国应当向欧洲学习的东西,比“坚船利炮”和工业科技以及自然科学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欧洲的“人文典章”。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之后,“进化论”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完全略去。这样,“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了。
一一据纪坡民《“误译”和“误读”,把“伦理学”丢了一一从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到严复<天演论) 》整理
材料二 在《天演论》中,严复接受了斯宾塞“适者生存”的口号,且加上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天演论》出版后,风靡中国思想界。梁启超因之宜讲进化者天地之公例也; 胡洪梓也因之取“适者生存”之意改名为胡适; 五四时期,陈独秀则作了进一步发挥,“进化论者之言日: 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善性同时发展”。但在看到西方功利文化的恶果后,严复日益认识到中国保持“国种特性”的重要,进而开始从学习西方转而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答案,遗嘱中更是提出: “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扳。”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进化论”适用对象的变化,分析欧洲和严复“误读”、“误译”的原因。
(2) 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迸化论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后人对其变法内容及作用却有着较高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并不一般地反对发家致富,只是反对那些“豪杰有力之人,其议论足以动士大夫者”,这是指家室富有、社会政治地位很高而又恣意兼并的人;他反对那些“富姓赇(受贿)吏,寓田势家”,……他反时那些“元奸宿豪,舞手以乘民”,这是指乘人之危以攫取暴利的人;……主张通过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适当加以限制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荆公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的酌盈荆虚,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此义也,近数十年来乃大盛于欧美两洲,……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虽颇丰,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1908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矛头所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在农村采取的相应措施。
(2)据材料二,梁启超是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作用的?
(3)结合主要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深入研究王安石变法并为其作传的原因。
北宋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后人对其变法内容及作用却有着较高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并不一般地反对发家致富,只是反对那些“豪杰有力之人,其议论足以动士大夫者”,这是指家室富有、社会政治地位很高而又恣意兼并的人;他反对那些“富姓赇(受贿)吏,寓田势家”,……他反时那些“元奸宿豪,舞手以乘民”,这是指乘人之危以攫取暴利的人;……主张通过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适当加以限制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荆公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的酌盈荆虚,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此义也,近数十年来乃大盛于欧美两洲,……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虽颇丰,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1908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矛头所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在农村采取的相应措施。
(2)据材料二,梁启超是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作用的?
(3)结合主要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深入研究王安石变法并为其作传的原因。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既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材官(地方预备兵兵种),聚天下兵器于成阳,铸为钟镣,罢为角抵(摔跤)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兵不足用而后发谪矣。其后里门之左,一切发之,而胜、广起。
(1)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的功过。
(2)材料二中“民主的、科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4)上述材料中三位伟大人物对本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功绩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材料一 秦始皇既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材官(地方预备兵兵种),聚天下兵器于成阳,铸为钟镣,罢为角抵(摔跤)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兵不足用而后发谪矣。其后里门之左,一切发之,而胜、广起。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一》
材料二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使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取消了英王直辖殖民地和业主殖民地的政府形式,实行了民主的、科学的资产阶级共和制;……但是美国独立战争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和奴隶制问题;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材料三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面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故意制造事端,逼迫革命派让步.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公开出面支持袁世凯,对革命派进行恫吓。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多数革命党人屈服了,随后,南北双方达成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府,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且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同“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朱育和等著《辛亥革命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的功过。
(2)材料二中“民主的、科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4)上述材料中三位伟大人物对本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功绩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3.单选题- (共13题)
6.
乌尔比安《论告示》第3编:“执法的人不应当对自己行使司法权,也不应当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解放自由人或其他属于他自己的人行使司法权。”材料表明,古代罗马法
A.适用对象不断扩大 | B.体现公正和公平 |
C.伴随征服不断调整 | D.强调程序和理性 |
7.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载:“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材料反映出麦迪逊主张在美国实行
A.联邦制分权制衡 | 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
C.邦联制分权制衡 | D.内阁制差额选举制 |
8.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
A.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
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
C.敌后战场在抗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
D.正面战场的抗战支援敌后战场 |
9.
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这一措施
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 B.推动了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
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
10.
1954年,新中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主要表明
A.“三大改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B.建国初中国并未重视市场机制 |
C.新中国“一五”计划效仿苏联体制 | D.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宪法的认可 |
11.
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缓和远东“冷战”态势 |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
12.
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赀,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其事尚属可行。”这表明他
A.强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
B.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的观点 |
C.宣扬奢侈享受的社会主张 |
D.警惕奢华之风会危及统治秩序 |
13.
下表是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数据
下列对表格中数据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轻工业发展较快
B.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重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 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行业 | 1895年 | 1899年 | 发展速度(1895=100) | |
棉纺织业 | 纱厂纱锭数(枚) | 14653 | 69564 | 474.7 |
机制面粉业 | 产量(万包) | 2047 | 6766 | 330.5 |
缫丝业 | 出口量(担) | 3039 | 4175 | 137.4 |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 38569 | 45278 | 117.4 | |
内地丝车数(台) | 7943 | 29270 | 368.5 | |
卷烟业 | 资本额(万元) | 85 | 154 | 181.2 |
火柴业 | 资本额(万元) | 126 | 241 | 191.3 |
水泥业 | 产量(吨) | 68 | 190 | 279.4 |
机械采煤业 | 产量(吨) | 89 | 145 | 162.3 |
下列对表格中数据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轻工业发展较快
B.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重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 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4.
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
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
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
15.
《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正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的描绘这样的地方,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据此判断该画家作品的风格是
A.现实主义流派 |
B.浪漫主义流派 |
C.印象主义流派 |
D.现代主义流派 |
16.
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这些学者
A.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
B.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 |
C.阐述了社会契约论 |
D.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 |
17.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早年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结合,研究哲学与美学。他认为:“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乾隆嘉庆)一变也,道咸(道光咸丰)以降一变也。”“道咸以降之学新。”材料中笫三变主要“变”在
A.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反思 | B.侧重于诸经义理的考据 |
C.注重针砭社会时弊的实学 | D.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