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1.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
2.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是指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
3.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
B.英国订单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
C.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
D.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
4.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
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
C.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
5.
(题文)下表是1850年、1870年德、法、英三国蒸汽动力使用情况,这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
B.法国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
C.德国统一促进了工业化迅速发展 |
D.英国工业化起步最早发展最迅速 |
6.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国家年份 | 1500~1599年 | 1600~1700年 |
① | 705 | 371 |
② | 65 | 1770 |
③ | —— | 811 |
A.葡萄牙 |
B.荷兰 |
C.英国 |
D.法国 |
7.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 |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
8.
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
10.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
11.
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