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期历史大事:
上表为19世纪中期历史事件简表。请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实关联,史论结合,叙述合理)
材料 19世纪中期历史大事:
1825 | 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英国解除机器出口禁令;欧文开始“新和谐公社”实验 |
1831—1835 |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里昂工人起义。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梁发《劝世良言》问世。1834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正式停止 |
1836—1840 |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
1843—1848 |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海国图志》出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欧洲革命;首批中国移民抵达旧金山 |
1851—1855 | 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太平天国运动。1854年日本黑船事件 |
1856—1860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859年《物种起源》发表 |
1861—1865 |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开始。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
1866—1870 | 1866年第一次跨大西洋电报通讯;1867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70年普法战争 |
1871 | 德国统一,巴黎公社革命 |
上表为19世纪中期历史事件简表。请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实关联,史论结合,叙述合理)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以前的地方官制极为紊乱,机构重叠,溢立名目。南朝置有侨州郡县,形成“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局面,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由于官吏冗多,耗费了大量国家资财,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583年,隋文帝废去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官。汉、魏时期,州、郡、县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用僚佐。至南北朝时,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地方佐吏已多由吏部选授。隋朝建立后,隋文帝确立了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的制度,并且还规定县佐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隋文帝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僚属每年年终须到中央报告工作。
(2)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地方官制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材料 隋以前的地方官制极为紊乱,机构重叠,溢立名目。南朝置有侨州郡县,形成“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局面,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由于官吏冗多,耗费了大量国家资财,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583年,隋文帝废去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官。汉、魏时期,州、郡、县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用僚佐。至南北朝时,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地方佐吏已多由吏部选授。隋朝建立后,隋文帝确立了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的制度,并且还规定县佐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隋文帝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僚属每年年终须到中央报告工作。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改革地方官制的背景原因。(2)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地方官制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9月2日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为了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在其西部边境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苏军于1939年9月17日进入了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局势对居住在上述两个取缔的苏联同胞构成威胁。随后苏军又入侵芬兰,于1940年3月强迫芬兰签订和约。通过和约苏联获得4万多平方公里的新领土,并租借了芬兰的汉科半岛作为军事基地。在此期间,苏联还分别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年6月,罗马尼亚政府同意苏军“进驻”北布科维纳地区。通过以上行动,苏联建立起自北向南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旨在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东方战线。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这一事件。
材料 1939年9月2日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为了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在其西部边境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苏军于1939年9月17日进入了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局势对居住在上述两个取缔的苏联同胞构成威胁。随后苏军又入侵芬兰,于1940年3月强迫芬兰签订和约。通过和约苏联获得4万多平方公里的新领土,并租借了芬兰的汉科半岛作为军事基地。在此期间,苏联还分别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年6月,罗马尼亚政府同意苏军“进驻”北布科维纳地区。通过以上行动,苏联建立起自北向南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旨在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东方战线。
——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目的。(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这一事件。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8年二月革命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人们寄希望于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当政。12月10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举行总统选举,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1808-1873年)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作为波拿巴家族的成员,路易·波拿巴使人们想起当年拿破仑皇帝的威力,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君主派、工人都投了对他的拥护票,特别是农民们被唤起了当年拿破仑皇帝维护其土地所有权的回忆——小生产者的皇权主义传统思想也就复活了。……路易·波拿巴就任总统后,立即着手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1852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登基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对内推行专制独裁统治,取消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和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对外则不断地进行了侵略扩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路易·波拿巴内外政策的影响。
材料 1848年二月革命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人们寄希望于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当政。12月10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举行总统选举,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1808-1873年)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作为波拿巴家族的成员,路易·波拿巴使人们想起当年拿破仑皇帝的威力,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君主派、工人都投了对他的拥护票,特别是农民们被唤起了当年拿破仑皇帝维护其土地所有权的回忆——小生产者的皇权主义传统思想也就复活了。……路易·波拿巴就任总统后,立即着手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1852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登基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对内推行专制独裁统治,取消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和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对外则不断地进行了侵略扩张。
——根据刘总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路易·波拿巴得以当选为总体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路易·波拿巴内外政策的影响。
3.单选题- (共9题)
5.
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留下许多的演说词。这些演说词都按一定的修辞程式组织,结构匀称,词汇丰富、句法讲究,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对于鼓动听众很有效果。西塞罗演说词的这些特征是古罗马
A.共和政制的产物 |
B.民主政治虚伪性的体现 |
C.愚民政策的体现 |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
6.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前线出现大量的牺牲,而后方可补给人员越来越少,红军动员工作开展艰难。“上杭县才溪乡只有二千余人口,在多次扩军突击后,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这当然不现实。”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
A.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远远强于工农红军 |
B.苏区人力资源的枯竭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原因 |
C.日伪军的扫荡导致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受限 |
D.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存在局限性 |
7.
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甚至还列出了在场作证的王室官员的名字,以作凭据。这说明了西周晚期
A.土地出现私有化的趋向 |
B.宗法分封制严重破坏 |
C.青铜铸造工艺日渐成熟 |
D.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
8.
明代学者丘浚曰:“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自中唐到明清,国家赋税大多出自江南。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
A.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
B.政府以重税削弱江南财力 |
C.京杭运河便利赋税北运 |
D.政权的建立者都是北方人 |
9.
下表为18世纪英国与欧洲大陆贸易份额在总进出口额中所占比例变化情况表。表Ⅰ
导致该表所反映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英国
| 1701 | 1751 | 1773 | 1798 |
进口 | 66% | 55% | 45% | 43% |
出口 | 85% | 77% | 49% | 30% |
导致该表所反映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英国
A.逐步完善君主立宪制 |
B.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C.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
D.外交上形成孤立主义传统 |
10.
***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和社会主要矛盾作了基本分析,“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由此,中共中央
A.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
B.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C.制定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
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制度 |
11.
胡适认为:“民国六七年北京大学所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无论形式上如何五花八门,意义上只是思想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郁达夫也说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存在严重的绝对化倾向 |
B.缺乏家国情怀与责任感 |
C.个性解放是其主题之一 |
D.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