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空间是历史事物发生、发展的舞台,同一空间的诸多历史事物往往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下图就反映了这一点。

根据材料,请先在①一④四个事件之前任意位置增加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事件,然后解释事件序列之间的逻辑关系。
材料 历史空间是历史事物发生、发展的舞台,同一空间的诸多历史事物往往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下图就反映了这一点。

根据材料,请先在①一④四个事件之前任意位置增加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事件,然后解释事件序列之间的逻辑关系。
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关于金融犯罪的立法更为完备。在铸钱方面,唐律规定,“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若磨错成钱,令薄小,取铜以求利者,徒一年”。在收藏方面,对收藏现钱数额加以限制(如唐宪宗年间规定最多为5000贯),限满违犯者,平民处死,有官品人等奏告朝廷贬责。唐时借钱违约也要治罪。借款人到期不按契约偿还,或违期偿还,出借人可到官府告发,官府依法追究借款人责任,并强制如数偿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开放金融业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管理金融风险的认识。
材料一 唐朝关于金融犯罪的立法更为完备。在铸钱方面,唐律规定,“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若磨错成钱,令薄小,取铜以求利者,徒一年”。在收藏方面,对收藏现钱数额加以限制(如唐宪宗年间规定最多为5000贯),限满违犯者,平民处死,有官品人等奏告朝廷贬责。唐时借钱违约也要治罪。借款人到期不按契约偿还,或违期偿还,出借人可到官府告发,官府依法追究借款人责任,并强制如数偿还。
——摘编自胡启忠《中国古代金融犯罪考》
材料二 晚清人当时对世界金融形势还不了解,而政府对金融开放风险认识不足,金融监管缺失,对民族金融业又保护不足,导致传统金融机构风雨飘摇。金融业开放本身又打通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渠道,以致列强经济危机等强烈冲击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在部分地区拥有了货币发行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中央政府对货币发行的集中权力。腐朽的清王朝自顾不暇,而且惧怕外资金融势力背后的帝国主义政府,导致部分金融监管处于真空。……外国资本势力通过借款等方式极力扶植中国的反动落后势力,阻碍中国政治进步……影响了中国政局。——摘编自张宏彦《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历史经验与当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惩治金融业犯罪举措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开放金融业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管理金融风险的认识。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价格改革于1979年正式启动。1979年夏收以后,中国政府大幅度的提高了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甜菜、甘蔗、苎麻、黄牛皮、桑蚕茧、毛竹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收购牌价平均提高22.1%。其中,粮食和油料超购加价的幅度由30%扩大到50%,对棉花超购部分也开始实行30%的加价。这样,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包括粮、油、棉超购价部分在内,平均提价25.7%。之后,又陆续提高了烟叶等经济作物的收购价格。由于粮食统购和超购价格的提高,仅1979年全国农民大约增加收入40亿元,平均每人增加收入约5元。1979—1981年的3年间,农副产品价格共提高38.5%,加上扩大议价范围,农民由此增收204亿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价格改革于1979年正式启动。1979年夏收以后,中国政府大幅度的提高了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甜菜、甘蔗、苎麻、黄牛皮、桑蚕茧、毛竹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收购牌价平均提高22.1%。其中,粮食和油料超购加价的幅度由30%扩大到50%,对棉花超购部分也开始实行30%的加价。这样,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包括粮、油、棉超购价部分在内,平均提价25.7%。之后,又陆续提高了烟叶等经济作物的收购价格。由于粮食统购和超购价格的提高,仅1979年全国农民大约增加收入40亿元,平均每人增加收入约5元。1979—1981年的3年间,农副产品价格共提高38.5%,加上扩大议价范围,农民由此增收204亿元。
——摘编自刘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启价格改革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0月,英国本土已经度过最危急的时期。英国决定重开滇缅路,其对华政策转向积极。1940年10月14日,英国大使卡尔在与蒋介石会谈时表示“英国国策今已改变”,建议中国向英国提供武器弹药和飞机等军事装备的要求,中国还可以要求英国对华贷款100万英镑。作为回报,中国可以考虑派遣壮丁三四十万人协助英国作战,或在日本进攻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时,以大军攻击广州地区,牵制日军南下。1941年2月,丹尼斯少将将出任英国驻华武官后,中英展开了有关军事合作问题的实质性讨论,其主要内容有英国训练和指挥中国游击部队及英国空军的援华问题。1941年7—8月,中英连续举行了4次关于联合军事行动的具体问题的商谈。8月中旬,双方就组训15连游击部队,协防香港、缅甸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华政策转趋积极的背景与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联合军事行动达成初步协议的意义。
材料:1940年10月,英国本土已经度过最危急的时期。英国决定重开滇缅路,其对华政策转向积极。1940年10月14日,英国大使卡尔在与蒋介石会谈时表示“英国国策今已改变”,建议中国向英国提供武器弹药和飞机等军事装备的要求,中国还可以要求英国对华贷款100万英镑。作为回报,中国可以考虑派遣壮丁三四十万人协助英国作战,或在日本进攻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时,以大军攻击广州地区,牵制日军南下。1941年2月,丹尼斯少将将出任英国驻华武官后,中英展开了有关军事合作问题的实质性讨论,其主要内容有英国训练和指挥中国游击部队及英国空军的援华问题。1941年7—8月,中英连续举行了4次关于联合军事行动的具体问题的商谈。8月中旬,双方就组训15连游击部队,协防香港、缅甸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华政策转趋积极的背景与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联合军事行动达成初步协议的意义。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详细记载了玄奘印度取经的缘由、经过以及功绩。传记中的玄奘少年时聪悟不群,出家后广研佛典,探究佛理,“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缺,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玄奘西行取经历时十七载,践行百余国,取经途中“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玄奘周游印度,遍访圣迹,拜谒大德,参验佛经,批驳外道。
《西游记》中唐僧虽然具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但在西行途中逐渐失去了头上神圣的光环,由如来座下的金蝉子变成了一个柔弱敦厚、忍辱负重的行脚僧。作为一个肉体凡胎的得道高僧唐僧一路上面对自然天险和妖魔鬼怪表现出了常人具有的畏惧心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法师西行的贡献。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详细记载了玄奘印度取经的缘由、经过以及功绩。传记中的玄奘少年时聪悟不群,出家后广研佛典,探究佛理,“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缺,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玄奘西行取经历时十七载,践行百余国,取经途中“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玄奘周游印度,遍访圣迹,拜谒大德,参验佛经,批驳外道。
《西游记》中唐僧虽然具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但在西行途中逐渐失去了头上神圣的光环,由如来座下的金蝉子变成了一个柔弱敦厚、忍辱负重的行脚僧。作为一个肉体凡胎的得道高僧唐僧一路上面对自然天险和妖魔鬼怪表现出了常人具有的畏惧心理。
——摘编自徐笑一《<西游记>中唐僧圣愚形象地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僧与其历史人物原型玄奘形象的相同点,并从史料价值角度简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西游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法师西行的贡献。
3.单选题- (共9题)
6.
《十二铜表法》中的一些条款指出,自由民与贵族,享有同样的财产私有权,还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具有法律效力”。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强调权利和义务相对应 |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C.侧重于保护平民的利益 |
D.渗透着注重民主的法治观 |
7.
下表反映了1937年底至1939年底日本陆军总兵力与派往中国兵力的对比情况。这从侧面说明了
时间 | 日本陆军总兵力 | 派往中国兵力 | 占总兵力的比例 |
1937年底 | 24个师团 | 21个师团 | 88% |
1938年底 | 34个师团 | 32个师团 | 94% |
1939年底 | 41个师团 | 34个师团 | 83% |
A.中国抗战的局面日益恶化 |
B.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 |
C.日本的陆军兵力已经枯竭 |
D.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显现 |
8.
自清末至1922年,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军事斗争”,革命事业屡遭挫折,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发表联合宣言,毅然决定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重新改组国民党。这一重大举措表明
A.国民党开始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革命 |
B.国民党的性质发生重大改变 |
C.孙中山已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
D.国共合作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
9.
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材料表明恩格斯
A.强调采取城市斗争的重要性 |
B.已预感一触即发的斗争形势 |
C.坚持暴力反抗手段的必要性 |
D.看到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变化 |
10.
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步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对外方针的提出
A.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分化 |
B.受到了欧共体成立的影响 |
C.反映出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D.根本上动摇美苏两极格局 |
11.
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农场出现 |
B.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
C.城乡差别逐步缩小 |
D.租佃关系日渐发展 |
12.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引用宋人庄绰《鸡肋编》中的“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的史料,得出宋代出现“燃料革命”的结论,并以此为据,认为宋代处于资本主义的起点。这一研究
A.为中国学者研究宋史提供新的史料 |
B.可以说明宋代若干进步的经济现象 |
C.引用了确切的史料但结论有待考证 |
D.构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