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993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高/考/资/源/网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这种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4)根据材料四,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棉纺织革命与世界市场
材料一 “先在英格兰发生,很快就席卷整个欧洲的棉纺织革命,事实上首先是对印度工业的模仿,然后作为一种报复,赶上并超过印度。”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光绪十二年《遵化通志》记载:洋线盛行以来,价廉易售,玉(田)丰(润)产棉之境苦难销运,种棉倍少,纺线织布亦鲜利益,多至辍业。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首先发生于英格兰的“棉纺织革命”主要成就是什么?对印度和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世代传习”与英国“专利保护”
材料三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时代传习,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继承的对象稳定可靠,家庭经验不断积累;但同时也变得保守僵化,因循守旧,不求革新和提高。……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近代专利制度开创于英国,1624年英国制订专利法(当时称为“垄断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直到国民们学会这件事为止”。难怪韦伯说,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据《大国崛起》《为什么175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手工传习有何影响。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有哪些?分析材料说明“垄断法”所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单选题(共28题)

3.
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个方面的支持
A.技术支持
B.市场支持
C.劳动力支持
D.资本支持
4.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百分比)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5.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趋利润仍高达百分之二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财富
C.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6.
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图为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西欧相符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7.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8.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英国原始积累的影响B.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
C.欧洲商业革命的作用D.荷兰殖民范围的扩大
9.
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
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④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11.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m=900,n=100B.m=800,n=200
C.m=600,n=400D.m=400,n=600
12.
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的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对美洲的殖民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
13.
某历史老师在讲解《新航路开辟》一课时,运用多元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符合“文明史观”的是
A.世界各个地区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成为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
B.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C.加速了不同文明碰撞,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会合交融
D.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4.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C.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15.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16.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
17.
15世纪末英国开始崛起,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途径有
①新航路开辟后,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②政府采用“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③成立殖民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掠夺   ④圈地运动  ⑤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A.①②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⑤
18.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由英国“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是指
A.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C.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19.
“西班牙就像一张嘴,填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为了把它送进别人的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这句话主要是讲西班牙掠夺来的财富()
A.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B.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C.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D.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20.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21.
下图是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该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国家
总人口
(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
百分比
城市人口
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 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 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 200
89%
11%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西欧国家的差距较大
B.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
C.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强于农业文明
D.近代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仍然很浓厚
22.
下图是漫画《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其说明
A.美国国家权力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B.垄断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C.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
D.垄断组织的形成提高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水平
23.
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他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 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③④B.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4.
1870—1900年美、德、法、俄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
年代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3.3
13.2
10.3
3.7
1887—1895
28.6
13.9
8.6
3.4
1896—1900
30.1
16.6
7.1
5.0
 
以上数据说明,这一时期:(  )
A.俄国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B.德国的增长速度始终要低于美国
C.美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D.法国的经济已出现严重负增长
2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作者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必然趋势
B.人类文明的传播具有互通性、整体性
C.西欧文明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潮流
D.工业文明的传播具有单向性、平等性
26.
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对此,一些史学家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B.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27.
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28.
1882年,洛克菲勒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两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这说明
①生产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③石油能源在19世纪晚期影响巨大   ④垄断势力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9.
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对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30.
下图是美国1921-1945年社会经济发展某一指数的趋势图。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最有可能是
A.工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
B.银行存款总量趋势图
C.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系数的趋势图
D.农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

3.选择题(共11题)

31.根据课文《搭船的鸟》填空。

①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blank#}1{#/blank#}的小鸟站在船头。{#blank#}2{#/blank#}美丽啊!它的羽毛是{#blank#}3{#/blank#}的,翅膀带着一些{#blank#}4{#/blank#},比鹦鹉还{#blank#}5{#/blank#}。它还有一张{#blank#}6{#/blank#}的长嘴。

②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blank#}7{#/blank#}。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blank#}8{#/blank#}吃呢。

32.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33.

下图是《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口岸形势图,将剩下口岸名称字母填在相应的方框中。
A上海          B宁波          C厦门

3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义庄之制创始于北宋范仲淹,继为他族所仿效,成为构成宋代以后家族制度的一个基本要素。范仲淹入仕之后禄赐有余,于庆历、皇祐年间(1041-1053年),于苏州吴、长洲两县,逐次购置田产千亩,设立义庄。范氏义庄对族人的赡给,1050年时都有详细的规矩,大致上是计口逐日支米一升,每年支衣一套,丧葬嫁娶皆有补助。赡给对象以居住在苏州的族人为主,外乡的亲戚如却有急需,也酌量予以济助。

    义庄到南宋时期已成社会上一种普遍的制度,明清时期更为盛行。义庄设置普遍化之后,经常由族人共同合作设置,同时也考虑到过分的济助会造成族人的懒惰。如,清代葑门陆氏义庄的赡族规条中,更指出“男丁自十七岁至五十岁,理宜勤俭谋生,非鳏寡孤独老疾可比,本不在应给之例,其有势处贫人,尚安分者,不得不于常格外,暂为酌给”。南宋建阳麻沙刘氏义庄:“患苦乡闾、害及族党者,虽贫勿给;男婚越礼、女适非正者,虽贫勿助”范仲淹最初订立的义庄规矩,以周济族人的日常生活为主,到熙宁六年(1073年)的续订规矩,才有于族人中选有学问品德者为教授,教导族中子弟,由义庄給予津贴。南宋以后的义庄,有不少与义学相结合,以义庄收入,延请师儒,教育族人,使族人不致因清寒而无法向学,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子弟则给予路费。——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3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义庄之制创始于北宋范仲淹,继为他族所仿效,成为构成宋代以后家族制度的一个基本要素。范仲淹入仕之后禄赐有余,于庆历、皇祐年间(1041-1053年),于苏州吴、长洲两县,逐次购置田产千亩,设立义庄。范氏义庄对族人的赡给,1050年时都有详细的规矩,大致上是计口逐日支米一升,每年支衣一套,丧葬嫁娶皆有补助。赡给对象以居住在苏州的族人为主,外乡的亲戚如却有急需,也酌量予以济助。

    义庄到南宋时期已成社会上一种普遍的制度,明清时期更为盛行。义庄设置普遍化之后,经常由族人共同合作设置,同时也考虑到过分的济助会造成族人的懒惰。如,清代葑门陆氏义庄的赡族规条中,更指出“男丁自十七岁至五十岁,理宜勤俭谋生,非鳏寡孤独老疾可比,本不在应给之例,其有势处贫人,尚安分者,不得不于常格外,暂为酌给”。南宋建阳麻沙刘氏义庄:“患苦乡闾、害及族党者,虽贫勿给;男婚越礼、女适非正者,虽贫勿助”范仲淹最初订立的义庄规矩,以周济族人的日常生活为主,到熙宁六年(1073年)的续订规矩,才有于族人中选有学问品德者为教授,教导族中子弟,由义庄給予津贴。南宋以后的义庄,有不少与义学相结合,以义庄收入,延请师儒,教育族人,使族人不致因清寒而无法向学,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子弟则给予路费。——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3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义庄之制创始于北宋范仲淹,继为他族所仿效,成为构成宋代以后家族制度的一个基本要素。范仲淹入仕之后禄赐有余,于庆历、皇祐年间(1041-1053年),于苏州吴、长洲两县,逐次购置田产千亩,设立义庄。范氏义庄对族人的赡给,1050年时都有详细的规矩,大致上是计口逐日支米一升,每年支衣一套,丧葬嫁娶皆有补助。赡给对象以居住在苏州的族人为主,外乡的亲戚如却有急需,也酌量予以济助。

    义庄到南宋时期已成社会上一种普遍的制度,明清时期更为盛行。义庄设置普遍化之后,经常由族人共同合作设置,同时也考虑到过分的济助会造成族人的懒惰。如,清代葑门陆氏义庄的赡族规条中,更指出“男丁自十七岁至五十岁,理宜勤俭谋生,非鳏寡孤独老疾可比,本不在应给之例,其有势处贫人,尚安分者,不得不于常格外,暂为酌给”。南宋建阳麻沙刘氏义庄:“患苦乡闾、害及族党者,虽贫勿给;男婚越礼、女适非正者,虽贫勿助”范仲淹最初订立的义庄规矩,以周济族人的日常生活为主,到熙宁六年(1073年)的续订规矩,才有于族人中选有学问品德者为教授,教导族中子弟,由义庄給予津贴。南宋以后的义庄,有不少与义学相结合,以义庄收入,延请师儒,教育族人,使族人不致因清寒而无法向学,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子弟则给予路费。——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37.

节约资源,{#blank#}1{#/blank#},不仅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更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blank#}2{#/blank#}。

38.

等腰直角三角形有{#blank#}1{#/blank#}条对称轴。

39.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blank#}1{#/blank#}.(从上到下依次填写)

40.人们最初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
41.直接写出得数。

0.21÷2.1={#blank#}1{#/blank#}     36÷1.8={#blank#}2{#/blank#}

9×20.7={#blank#}3{#/blank#}     3.54×10={#blank#}4{#/blank#}

0.8×0.01={#blank#}5{#/blank#}      4.8÷3={#blank#}6{#/blank#}

3.6÷3.6={#blank#}7{#/blank#}      5.75×0={#blank#}8{#/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