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990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的***副署才能生效。……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请回答:
(1)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和美国共和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怎么理解?
(2)材料一、二两部宪法在各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上有何重要地位?相对于美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大总统行使职权有哪些具体规定?用意是什么?
(3)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法制建设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耿彪回忆说:他(注:张闻天)在当时中央的这个职务,在长征路上最先起来反对错误军事路线(***、张闻天、王稼祥)中最高的。所以认真想起来,遵义会议如果没有张闻天首先在中央提出这个问题来,会议就不可能开。事实上,如果他不提出来,也没有人敢提呀。如果谁也不提,毛主席也出不来,我们红军就不可能胜利到达陕北,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发展。
——金一南《苦难辉煌》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尤其是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据《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2)阅读材料二,请用1935年的相关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单选题(共28题)

3.
在雅典,所谓的“公民”,即“一个公民是一个兵士、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要亲自去做,不能用代表,必须亲自发言与投票”。这说明古代雅典
A.防范了专制独裁
B.易制定正确国策
C.民主范围的广泛
D.实行直接民主制
4.
1688年英国宫廷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
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标志着代议制的确立
5.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
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约法》颁布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7.
1896年,法国商人在苏州开设工厂也是合法的。其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8.
考古证实:下图是“丹东一号”出水的文物。“丹东一号”正是“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123年前,致远舰留给国人的绝响是危难关头撞向敌舰。请问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敌舰的管带是
A.丁汝昌
B.林永升
C.邓世昌
D.刘永福
9.
“二十八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二十九日一律罢课,宣誓救亡。发出罢课宣言,责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颠倒’…”“学生联合会再发宣言,将官厅镇压学生爱国罢课运动通告全国。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学生三千人与全国同学诸君‘一致行动’,实行罢课。”从材料内容判断,学生罢课的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尊孔复古
B.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C.国民党政府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10.
有人对照过中日两国的历史教科书,发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说法差别很大,为了更客观地探究真假,高一同学李爱华可搜集的史料包括
①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②当年驻南京美国记者所拍的新闻照片
③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④国际红十字协会人员所作的记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1.
“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①向中国倾销鸦片
②掠夺中国原料
③打开中国市场
④向中国输出资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
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期间
13.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14.
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莱茵报》的核心文章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指导性文件
15.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中①即为广西)成立60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共设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观察下图,指出其余四个成立的先后顺序
A.③②④⑤
B.②⑤③④
C.②④⑤③
D.②④③⑤
16.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7.
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8.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有
①“求同存异”方针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不结盟政策
④“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
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
 
2000
2006
2010
2011
2012
2013
中国对中亚出口额(亿美元)
7.7
52.3
165.3
185.8
213
232.3
中国对中亚进口额(亿美元)
10.5
35
135.8
210.2
246.4
270.3
 
①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
②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
③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④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
学者们对“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提出了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的建立
21.
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万隆会议
B.布雷顿森林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22.
下列事件,对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①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②日本经济的崛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④欧盟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
在中国古代,“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于
A.宋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24.
汉代发明了一种既能解决地表土质疏松无法开渠,又能减少明渠在输送过程中蒸发和渗漏的渠道。这种渠道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井渠
D.水排
25.
某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浙江古代文明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①越窑的青瓷
②大邑的白瓷
③钱山漾的绢片
④马王堆的素纱襌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
《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主要说明了
A.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B.古代中国土地兼并严重
C.精耕细作提高农产品亩产量
D.铁农具和牛耕被广泛推
27.
读下图。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28.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的这一言论发表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南方谈话
29.
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30.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

3.选择题(共2题)

31.4的平方根是(   )
32.看拼音,写词语

xiàng pí

zūn yán

táo nàn

shàn liáng

pǔ shí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