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3题)
2.
下图中的太原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王家大院的建造者和主人王氏,靠卖豆腐起家,它是明清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建造了这一豪宅。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晋商文化 |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 C.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D.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
4.
官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有:①由官府直接经营,集中进行的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僚、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材料优势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并为对外贸易提供产品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5.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的青花瓷。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
A.当时欧洲国家已能生产瓷器 | B.当时欧洲国家的手工业发展极其缓慢、落后 |
C.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 D.当时中国青花瓷出口量最大 |
7.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③大运河的开通 ④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⑤“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9.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材料反映出景德镇
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 |
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 |
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 |
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 |
10.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
D.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
12.
明清之际,在封建经济的内部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包括
①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③明清曾经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④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入侵
①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③明清曾经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④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入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3.
下图瓷瓶为宋朝的钧瓷。钧瓷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这种瓷器最有可能产于。


A.官营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瓷器工场 |
14.
下图是宋代的一家针铺,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该材料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
C.宋代已经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一体的经营方式 |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16.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③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③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
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机器在冶金、采矿、交通业中广泛应用 |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工业革命的动力 |
C.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的产生 | 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
23.
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以下叙述中对上述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 ②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世界市场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工场手工业产生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25.
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最重大影响是:
A.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
B.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 |
C.对金钱的贪欲,使抢掠、欺诈成为商人在海外贸易时的惯用手段 |
D.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29.
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
31.
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的拓展 | B.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门化 |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 D.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
32.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 (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3.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 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 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37.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
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
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
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
38.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
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
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
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
39.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40.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
C.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
41.
1960年,美国电视台首次直播总统候选人辩论场景。有趣的是,同一场辩论,在家里没有电视机、只能收听电台转播的选民看来,两个人基本上打了个平手;而观看电视转播的选民,却一边倒的支持肯尼迪。这反映了
A.尼克松的观点更符合美国社会底层的利益 |
B.美国社会中产阶级青睐出生良好的候选人 |
C.政治候选人的上镜表现对选举有直接影响 |
D.电视台比电台更加善于抓住选民潜在心理 |
42.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回忆录》写道:“我们告诉美国人我们同意拆除飞弹,前提是总统要保证不会入侵古巴。最后肯尼迪让步了,这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大胜利。”而在1980年出版的某部历史著作却写道:“肯尼迪赢了!苏联政府退让,同意拆除飞弹基地并移回苏联。”两份材料对获胜方的观点存在分歧,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都表达了美苏拆除飞弹的意愿 |
B.各自论述的目的、论点不同 |
C.都回避了对自己不利的客观事实 |
D.捏造了打击对手的大量信息 |
43.
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 |
B.19世纪末期 |
C.20世纪初期 |
D.20世纪中期 |
2.选择题- (共7题)
47.—Would you like to go to a movie with me this afternoon?
—__________. Let's meet at the movie theater.
48.—Would you like to go to a movie with me this afternoon?
—__________. Let's meet at the movie theater.
49.—Would you like to go to a movie with me this afternoon?
—__________. Let's meet at the movie theater.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