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四: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何区别?
(2)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3)据材料四概括当前我国的治国方略,并指出其关系。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四: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何区别?
(2)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3)据材料四概括当前我国的治国方略,并指出其关系。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分别是什么?(3分)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1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的“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2分)
材料一: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分别是什么?(3分)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1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的“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2分)
3.
(14分)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材料四: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2分)
(2)材料二中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4分)
(4)结合材料一的观点,评价材料四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4分)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材料四: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2分)
(2)材料二中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4分)
(4)结合材料一的观点,评价材料四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4分)
4.
(14分) 近段时间,各种食品安全“门”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速生鸡、羊肉掺假、山东毒姜等事件吵得沸沸扬扬,食品安全再次提上日程。食品安全关系着你我切身利益,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变质食品,否则将处罚肇事者及相关官员。
材料二:唐代法典《唐律疏议》中明文规定:凡是故意以有毒的肉赠送他人或者出售,从而造成他人中毒的,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身亡的,判处绞刑。
材料三:宋代的一些不法分子“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有的商贩甚至通过使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的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宋代政府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照行业类别登记在册,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材料四:清代茶叶市场繁荣,也是造假贩假最集中的领域,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政府任命专门的官员进行茶叶质量抽查,连茶叶的包装与牌号不符都要受到处罚。光绪年间,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增加,清政府加大了茶叶的质量监管力度,主管部门还制订了茶叶质量标准。如果外商前来购买茶叶,政府要抽查产品,主要采取滚水泡茶和化学试验两种办法进行检验。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则将该批次茶叶全部充公。符合标准的放行,否则一律扣留、充公或焚毁。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盛行的原因。(4分)
(3)材料四中“光绪年间,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增加”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3分)
材料一: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变质食品,否则将处罚肇事者及相关官员。
材料二:唐代法典《唐律疏议》中明文规定:凡是故意以有毒的肉赠送他人或者出售,从而造成他人中毒的,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身亡的,判处绞刑。
材料三:宋代的一些不法分子“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有的商贩甚至通过使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的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宋代政府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照行业类别登记在册,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材料四:清代茶叶市场繁荣,也是造假贩假最集中的领域,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政府任命专门的官员进行茶叶质量抽查,连茶叶的包装与牌号不符都要受到处罚。光绪年间,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增加,清政府加大了茶叶的质量监管力度,主管部门还制订了茶叶质量标准。如果外商前来购买茶叶,政府要抽查产品,主要采取滚水泡茶和化学试验两种办法进行检验。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则将该批次茶叶全部充公。符合标准的放行,否则一律扣留、充公或焚毁。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盛行的原因。(4分)
(3)材料四中“光绪年间,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增加”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3分)
2.单选题- (共9题)
5.
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
B.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
C.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
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
6.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7.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居住及租地权 | D.“门户开放”政策 |
8.
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
A.太平军 | B.工农红军 | C.北伐军 | D.新四军 |
9.
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巴黎公社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C.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D.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遭遇到挫折 |
10.
教科书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下图选自某数学课本,该课本使用的时间可能是( )


A.1949-1956 | B.1956-1966 | C.1966-1976 | D.1978-1988 |
11.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春”(利比亚等中东乱局)、“夏”(英国伦敦社会骚乱)、“秋”(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行动)、“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世界形势呈现
A.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 B.“一超多强”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
C.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12.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
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
C.唐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
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
13.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 D.古代农业生产尊重自然规律 |
3.选择题- (共6题)
16.如图甲是小杨家浴霸的电路简化图,部分数据如下表格所示,图中L为照明灯、图中L为照明灯,L1、L2是两盏红外线取暖灯.求:
额定电压 | 频率 | 额定功率 | ||
取暖 | 照明 | |||
220V | 50Hz | L1 | L2 | L |
300W | 300W | 40W |
17.如图甲是小杨家浴霸的电路简化图,部分数据如下表格所示,图中L为照明灯、图中L为照明灯,L1、L2是两盏红外线取暖灯.求:
额定电压 | 频率 | 额定功率 | ||
取暖 | 照明 | |||
220V | 50Hz | L1 | L2 | L |
300W | 300W | 40W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