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历史是用来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面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1)罗马法发展史上第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2)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二个里程碑

(3)1978年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三个里程碑

(4)《共产党宣言》封面,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罗马法发展史上第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2)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二个里程碑

(3)1978年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三个里程碑

(4)《共产党宣言》封面,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判断题- (共1题)
2.
判断题
【小题1】德意志帝国宪法维护了大量封建专制残余。 ( )
【小题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小题3】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小题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
【小题5】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的计划。 ( )
【小题1】德意志帝国宪法维护了大量封建专制残余。 ( )
【小题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小题3】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小题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
【小题5】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的计划。 ( )
3.简答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20题)
5.
下面是反映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图1所示体制兴起于隋唐,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
B.图2所示体制由1787年宪法确立,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
C.图1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图2反映的是民主制 |
D.图1图2都充分体现了权力的制衡 |
6.
下图是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8.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史实中无法体现出这一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 B.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
C.中国共产党开辟井冈山道路 | D.中国提出“一国两制” |
11.
文献记录片《走进***》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战役是①百团大战②平津战役③淮海战役④辽沈战役 (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2.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3.
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 )
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14.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九二会谈"实现了海峡两岸的真正停火 |
B."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C."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
D."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
15.
下列内容能够反映出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 ( )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②APEC上海峰会 ③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中国部队索马里护航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②APEC上海峰会 ③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中国部队索马里护航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18.
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准确含义是
A.中美两国的矛盾开始消失 |
B.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 |
C.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
D.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
19.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
C.雅尔塔体制 八千字电文 铁幕演说 | D.雅尔塔体制 戴维营会谈 古巴导弹危机 |
22.
从二战结束后初期到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对外关系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日关系:控制、不平衡的伙伴关系--竞争、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
B.英日关系:军事政治同盟建立--军事政治同盟破裂 |
C.中日关系:以民促官实现邦交正常化--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
D.外交政策:向美国一边倒--以与亚洲邻国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
23.
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体现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民参与 |
B.分权制衡 |
C.君主立宪 |
D.人民主权 |
5.选择题- (共9题)
27.
在浙江杭州的“出租车起步价听证会”上,各部门代表聚集在一起,讨论了出租车起步价调整的问题。这种做法( )
①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则的意义
②太浪费人力和物力
③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
④使人们更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28.
在浙江杭州的“出租车起步价听证会”上,各部门代表聚集在一起,讨论了出租车起步价调整的问题。这种做法( )
①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则的意义
②太浪费人力和物力
③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
④使人们更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判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