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985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
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
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1)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2)从政治因素上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二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材料三: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2)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
(3)通过上述材料所反映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

2.单选题(共22题)

4.
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5.
“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举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不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穷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白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
6.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至于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A.两党不能轮流执政,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险
B.两党存在分歧有利于国家发展
C.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严重的原则分歧
D.两党应该保持根本原则的一致
7.
“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入侵的军队和骚动的伦敦人是合唱队。”这一戏剧是指(    )
A.苏格兰起义
B.处死查理一世
C.光荣革命
D.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开始
8.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梁启超语)……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他评价的是
A.德国B.中华民国C.美国D.法国
9.
2010年4月19日,数百名美国民众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南约18公里处的福特亨特国家公园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实施的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违反“宪法原则”。有权通过救市方案和医改方案,并裁决这两个方案是否违反“宪法原则”的机构分别是
A.国会、最高法院
B.最高法院、国会
C.参议院、众议院
D.众议院、参议院
10.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A.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项制约的关系B.正确,说明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C.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11.
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宰相批准后立即生效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获得通过
12.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说:“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13.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14.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泸州起义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为纪念杨闇公、朱德、刘伯承领导的泸州保卫战。该碑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含泸州起义时间。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这次起义
A.是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
B.表明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C.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D.贯彻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
17.
某大科学家写了60年日记,对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 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 解放军入北京城
C. 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D. 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8.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19.
下图是***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在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请推断***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A.七届二中全会
B.开国大典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
幅图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常见的徽章,图案设计有着相同的核心要素——工农联盟。最能广泛保障此核心要素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1.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箎曾说,该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该组织”指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共体
C.不结盟运动
D.联合国
22.
1949年11月,周恩来指出:“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联合”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一边倒”政策
②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③推行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政策
④重视加强区域合作的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23.
《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物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B.法国的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
24.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个观点在中国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
D.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25.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C.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3.选择题(共8题)

26.如图所示,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示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27.如图所示,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示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28.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
29.下面是某校第六期校园脱口秀《校外小摊》的一个片段,请你阅读关参与讨论:

“如果有人告诉你,校外哪家小摊东西最好吃,我肯定一口盐汽水喷死他!别以为一出校门就是一群野猴子下山,看到串串香连着烧烤摊,中式汉堡挤着烧饼铺你就走不了路?你以为自己来到了美食城啊?海鲜?防腐剂泡的!羊肉!死耗子客串的!地沟油拌烟灰!病菌随着口水飞!告诉你,不怕撑不死你的胃,就怕伤不起你的心啊!”

30.

16:29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1.

解比例

40∶0.5=x∶1.2

x={#blank#}1{#/blank#}

32.

解比例

x∶ 12 =5∶60

x={#blank#}1{#/blank#}

33.听下面一段独白,请根据所听内容回答四个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