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
下表反映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逐步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民国时期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数 | | | | | |
年份 | 1913 | 1920 | 1925 | 1929 | 1933 |
工厂数 | 279 | 808 | 1457 | 2532 | 3450 |
A.正确 |
B.错误 |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1920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3.单选题- (共20题)
6.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A.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
B.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
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
D.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
7.
英国的君主制,究竟还能维持多久,谁也无法预料。但伊丽莎白二世对于成为平民似乎并不恐惧,她说:“到那时,我将悄悄走开。”英王“统而不治”的地位源于
A.《权利法案》 |
B.1787年宪法 |
C.《人权宣言》 |
D.《独立宣言》 |
8.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民在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双重加深刺激之下的激烈反映,虽然其斗争矛头是指向清王朝,但也有适应世界历史“发展资本主义”潮流的先进内容。太平天国运动能体现“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
A.天京变乱 |
B.《定国是诏》 |
C.《海国图志》 |
D.《资政新篇》 |
9.
鸦片战争后,两广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尤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 |
B.莠民作乱 |
C.吏治败坏 |
D.民性懦弱 |
11.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2年前,我们当时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处于世界第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据此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
A.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
B.美国经济规模逐渐被日本超过 |
C.世界格局已经呈现多极化趋势 |
D.世界上出现了更多的超级大国 |
14.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
16.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
C.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
17.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政府发行了
A.钱引 |
B.交子 |
C.关子 |
D.会子 |
18.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A. 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 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C. 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D. 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A. 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 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C. 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D. 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19.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
20.
海禁,系封建王朝禁止本国私人商船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的政策。“禁海”、“迁海”、“南洋贸易限令”、“一口通商”等政策对清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②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③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④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②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③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④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1.
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C.汽船的出现 |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
22.
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
23.
如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是
时间 | 事件 | 思想主张 |
14—17世纪 | 文艺复兴 | 人文主义思想 |
17—18世纪 | 启蒙运动 | 理性精神 |
1859年 | 达尔文进化论 | 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 |
A.神本化、人本化 |
B.理性化、科学化 |
C.宗教化、理性化 |
D.科学化、宗教化 |
25.
周恩来强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苏联结盟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因此“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也提醒说,必须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这表明指导新中国外交的核心思想是
A.和平共处 |
B.独立自主 |
C.平等互利 |
D.一边倒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