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第一款年满18岁或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体制有什么“创新”?根据材料三说明美国宪法修正案的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材料一: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第一款年满18岁或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摘编自《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体制有什么“创新”?根据材料三说明美国宪法修正案的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2.
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根据材料,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
(3)依据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
(3)依据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
2.单选题- (共23题)
4.
为鼓励人们观剧,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符合现代声学和光学原理,所以场地虽大,但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演员的表演。鼓励观剧的根本目的是
A.让公民接受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 |
B.让公民接受声学和光学科技教育 |
C.扩大雅典文化艺术在世界的影响 |
D.鼓励欣赏公共文化,培养公民意识 |
5.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
C.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
6.
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
A.判处奥赫死刑 | B.不予受理 |
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 D.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 |
7.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之诉。”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确保法律程序的严密性 |
B.保护私有财产转让的合法性 |
C.关注以经济赔偿方式解决纠纷 |
D.以实用性原则解决财产纠纷 |
8.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使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这些改革措施
A.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
B.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
C.使广大工人、妇女获得政治权利 |
D.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
9.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政治制度解决了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大国小国悖论:小国自由和幸福,但容易为外来列强消灭;大国光荣而有地位,但缺乏自由,且易于因为内部的腐败而崩溃。这一结论主要依据美国
A.强调中央集权 |
B.实行联邦制 |
C.实施分权制衡 |
D.推行两党制 |
10.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C.《双十协定》的签订 |
D.《合作宣言》的发表 |
11.
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
B.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C.具有主观臆断性 |
D.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
12.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B. 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C. 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D. 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A. 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B. 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C. 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D. 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13.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
B.中国关税税率偏高 |
C.英国商品质量不佳 |
D.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
14.
《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扛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
15.
“辽宁号”航母试航成功,被视为中国现代海军走向世界的新开端。回顾历史,甲午战争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
A.清政府启用了湖北新军 |
B.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 |
C.北洋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
D.清军接受维新思想的启蒙 |
16.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
C.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 |
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
17.
莫言在《檀香刑》中描写义和团抗击德国侵略者时说,义和团成员每人都化身为“岳飞”“关羽”“孙悟空”之类的名将天神,并用人粪尿攻击“害怕污秽”的敌人,结果遭到惨败。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具有封建落后、愚昧迷信的特点 |
B.反映了中外民族矛盾的尖锐性 |
C.盲目排斥近代文明,维护农业文明 |
D.最初认为清政府是农民的主要敌人 |
18.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主要指
A.英美苏等国家的全力支持 |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族性 |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
19.
解放战争时期,某报刊发表了一篇与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相关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D.“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20.
160多年前的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一家并不起眼的印刷所,印刷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那么其诞生的最基本条件是
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B.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C.人类19世纪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 |
D.马、恩的天才与革命实践 |
21.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B.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C.巴黎公社起义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
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仅在巴黎成熟 |
22.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意在表达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
23.
就在他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此后,它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苏联的解体 |
B.朝鲜的分裂 |
C.两极格局的瓦解 |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24.
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种趋势的表现有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③欧洲共同体形成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③欧洲共同体形成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5.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
A.夸大了***话语的作用 |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C.有意抬高***的政治地位 |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