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不久,马克思就断言:“从政治观点看来,这个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这种判断是基于( )
A.清政府对列强存有较大疑惧 | B.清政府的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
C.英法等国惯于出尔反尔 | D.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 |
3.
1840年12月11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禀”文体。这表明
A.中国主权的丧失 |
B.天朝体制逐步崩溃 |
C.中西方地位平等 |
D.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 |
4.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遗失相关的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日俄战争 |
5.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如要对其进一步补充,最恰当的是( )


A.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B.刺激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C.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
D.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于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 |
6.
(题文)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以下结论不能体现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是
A.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
D.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