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
2.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C.削弱六部的权限 |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
3.
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己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体制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 B.德意志帝国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 |
C.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仍是君主专制 | D.德意志帝国的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
4.
如果美国当时继续维持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即地方州权至上),美国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这说明
A.分权制衡可防止专制独裁 | B.北美并没有真正获得独立 |
C.必须建立强有力联邦政府 | D.州权至上有利于各州交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