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981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

——《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特点。
(3)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对你有何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2008年4月30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雕塑学会、北京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0周年活动“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指出材料一中图二、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旧秩序的终结,但并不意味着一个新秩序会自动生成,更不能说明世界秩序将终止于此。“冷战”终结的不是一个权力的时代,而是权力的格局。正基于此冷战”之后依然是冲突,权力之后依然是权力。多极格局确立恰恰受到诸多不穗定因素制约,使其必经曲折过程。“地缘政治变动此起彼伏,民族主义如燎原之火,民族分裂主义、霸权主义、种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沉渣泛起”。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世界格局转变的漫长性、复杂性和过渡性。
材料二由于苏联在战后相当长时间里,未能适应战后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没有改革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致使其经济在后期逐步陷入停滞,并影响到东欧国家发展,与西方国家间的差异日益扩大,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失敗。……美国的相对衰落、德日的崛起、西欧联盟进展,导致西方国家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西方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力量的相对均衡,形成经济上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导致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和不可逆转。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第三世界已涌现出一批新兴发展中大国和国家集团(新生力量),他们有的已成为地区大国,并有发展成为世界一极的潜力。这种情况直接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文亚《浅析“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回答“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种怎样的态势。根据材料分析影响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因素。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的“不平衡”和一个“新生力量”的含义。
(3)你认为“冷战”后出现多极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16题)

4.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5.
菲利普•内莫在《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道:“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B.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C.罗马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D.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6.
任免指按法律规定,任命或免去某人所担任某项职务的行为。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以下任免权使用准确的(  )
A.英国的国王可直接任免驻外国大使B.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任免内阁
C.美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任免大法官D.德意志帝国皇帝可直接任免帝国宰相
7.
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其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
B.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8.
历史上某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某历史学家对该宪法的评论是:“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这部宪法
A. 是美国克服联邦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B. 是英国民主代议制曲折发展的缩影
C. 是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D. 受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9.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 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0.
史学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客观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法国无产阶级政党不成熟
B.巴黎公社领导者没有建立可靠的工农联盟
C.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社会发展没有达到要铲除资本主义的水平
11.
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他所说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是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
C.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
D.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
12.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女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这些女工在游行中高呼的口号可能是

军警驱赶示威妇女
A.“打倒战争!”“要面包!”
B.“打倒资产阶级!”“打倒战争!”
C.“要和平!”“要社会主义!”
D.“要面包!”“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13.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14.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15.
到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的官兵和警察1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止核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
A.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16.
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表明: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当时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
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D.中国不再对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无偿援助
17.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 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不结盟政策
18.
下表(数据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19.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3.选择题(共2题)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面积906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656米,是世界最大的盐沼,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沼之一。数百万年前,这片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约4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史前巨湖。盐沼周边山地分布有大面积的富含锂的火山喷发岩,盐沼的锂矿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一半。下图为玻利维亚南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21.

二项式(x+ 1x2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