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国家机器并不强大。中产阶级和它的大多数知识分子普遍希望国家无为而治,力主最好的政府是管事最少的政府。……(19世纪中期以后),内阁和国会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并倒换过来,不再是议会领导内阁而是内阁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虽然议会具有最高地位的原则仍被认为是英国宪法的基石,但议会权力在多数场合已流于形式,实际权力落在内阁首相及其领导的大臣手中。
——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初美国兴起的进步主义者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第一是治标的,直接援助那些底层的贫困者,开设救济院,帮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第二就是要从根本上来治。美国人以前警惕的一直是政府权力被滥用,对民主制度造成威胁。现在他们发现威胁更多地来自垄断资本,而能遏制这一巨怪的却只有政府了,所以不能不转向政府寻求解决危机的手段。
(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何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19世纪中后期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特点,简述其背景。这一特点对洋务运动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国家机器并不强大。中产阶级和它的大多数知识分子普遍希望国家无为而治,力主最好的政府是管事最少的政府。……(19世纪中期以后),内阁和国会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并倒换过来,不再是议会领导内阁而是内阁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虽然议会具有最高地位的原则仍被认为是英国宪法的基石,但议会权力在多数场合已流于形式,实际权力落在内阁首相及其领导的大臣手中。
——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初美国兴起的进步主义者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第一是治标的,直接援助那些底层的贫困者,开设救济院,帮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第二就是要从根本上来治。美国人以前警惕的一直是政府权力被滥用,对民主制度造成威胁。现在他们发现威胁更多地来自垄断资本,而能遏制这一巨怪的却只有政府了,所以不能不转向政府寻求解决危机的手段。
(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何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19世纪中后期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特点,简述其背景。这一特点对洋务运动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了纺织工厂及火车。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了纺织工厂及火车。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2.单选题- (共19题)
3.
公元前445年,古罗马废除了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212年,颁布《卡拉卡拉赦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这表明古罗马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把保护平民利益放在首位 |
C.利用法律缓和社会矛盾 |
D.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4.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
5.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
B.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D.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6.
马克垚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
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 |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
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
D.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主共和国 |
7.
1934年12月12日,红军到达湖南省通道县后,在通道城关镇“恭城书院”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我(***)是长时间没有发言权了……当然,目前去同红二六军团会合,让红军松口气,这种愿望是好的,看起来也是上策,但能行吗?华夫同志,你可知道我们的北面有多少敌人?整整20万啊!布置了一个大口袋在等我们。这个口袋我反正不去钻,谁要自投罗网,请便!”由此
A.***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长征由被动变主动 |
C.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 |
D.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
8.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9.
“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该宣言的发表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 |
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
10.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的时代背景是
A.国共矛盾的激化 | B.红军长征的胜利 |
C.民族危机的加剧 | D.国共关系的缓和 |
11.
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
12.
新中国实行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 |
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
D.中外交流频繁,因私护照增多,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3.
世界格局是指具有世界影响的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的布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战略结构状态,多极化则是当今世界格局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
B.有利于“一超多强”格局的稳定 |
C.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
D.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
14.
清初的赋役制度因袭明代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雍正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这项赋役制度的改革,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据此推论可知
A.有利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
B.不利于土地自由买卖 |
C.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15.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
16.
1492年的一份航海日记中写道:“星期一,10月25日,在海上,约在圣大玛利亚岛与斐南第大岛之中途,遇一人驾独木舟由玛利亚岛驶往斐南第;其人携土制面包一块……另有干叶,在伊等心目中极具价值。”与这份记述直接相关的是
A.哥伦布抵达美洲 |
B.发现美洲特产玉米 |
C.麦哲伦环球航行 |
D.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
17.
2011年春晚的“对联征集”出了一个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你认为下列叙述可能与《静夜思》作者相符的场景是
A.独酌之后欣赏《洛神赋图》摹本 |
B.参加殿试,受到武则天的亲自接见 |
C.收到汪伦赠送的一套青花瓷酒具 |
D.自白帝乘舟回江陵时付给船家“交子” |
18.
下列对联刻画的人物属于同一朝代的是①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19.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
C.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
20.
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
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 |
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
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
21.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