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下列材料分别
——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四部宪法的名称
(2)从国家元首产生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
(3)以上四段材料反映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哪几种政体,它们有何共同点
——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四部宪法的名称
(2)从国家元首产生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
(3)以上四段材料反映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哪几种政体,它们有何共同点
2.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2.单选题- (共26题)
3.
波默罗伊等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写道:“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梭伦改革中能有效缓释“新贵”们“耿耿于怀”的措施有
①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④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①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④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4.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
B.来自波斯的20岁商人 |
C.30岁雅典贵妇 |
D.40岁雅典男性公民 |
5.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
B.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
C.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
6.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
B.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 |
C.万民法的形成——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
D.《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7.
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
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
C.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
D.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
8.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
D.法律规范和调整人们的日常生活 |
9.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 |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C.罗马法主要保护商人利益 |
D.罗马法是一部商业活动法 |
11.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 |
B.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
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
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
12.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
A.实行三权分立 |
B.实行君主立宪 |
C.实行共和制 |
D.实行联邦制 |
13.
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民意机关,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第二帝国的帝国议会由间接选举产生 |
B.法国第三共和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
C.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
D.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
16.
某学者称:“一切权力合而为一,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专制君主的存在”。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18世纪初的法国 |
B.18世纪后期的英国 |
C.19世纪末的德国 |
D.20世纪后期的日本 |
18.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
B.专制君权受到冲击 |
C.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一次遭到破坏 |
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1.
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新学伪经考》 |
D.《孔子改制考》 |
22.
“这场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一次没有代差的实力对决,而且中国的实力总体还有一些优势,但是最终却失败了,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使有识之士开始从更深的层次思考中国的未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23.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灾荒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
C.具有平均主义色彩 |
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
24.
某一学者评论甲午中日战争说:“起初中国完全有打败日本的实力,在当时,中国守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日本的军粮和子弹根本没有跟中国抗衡的能力。”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实力超过中国 |
B.中国洋务运动失败 |
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
D.中国军事实力落后 |
25.
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
26.
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善后谈判涉及使馆区的扩大、使馆卫队、武器禁运,以及在中国驻军等问题,随后通过条约加以明确。材料中的“战争”是
A.中英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7.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
B.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
D.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A. 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
B.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
D.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