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立即就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哪里有日本的侵略,那里就一定有中国人的抗日战争。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曰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战仍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三、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内容——摘自于中共哪一宣言?该宣言发表有何意义,中共在抗战斗争实践中是如何落实宣言内容的?
材料一 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立即就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哪里有日本的侵略,那里就一定有中国人的抗日战争。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曰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战仍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
——李殿元《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
材料二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三、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中共党史资料》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抗战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内容——摘自于中共哪一宣言?该宣言发表有何意义,中共在抗战斗争实践中是如何落实宣言内容的?
2.
秦朝不但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且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陵园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受公卿奏事,举劾按幸。监御史,秦官,掌监郡。……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与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官员的高效行使权力。
一一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材料二 兵马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一一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整理
(l)写出与材料一直接关联的秦朝监察制度的官员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以来的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陵的建造原则。
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受公卿奏事,举劾按幸。监御史,秦官,掌监郡。……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与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官员的高效行使权力。
一一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材料二 兵马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一一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整理
(l)写出与材料一直接关联的秦朝监察制度的官员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以来的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陵的建造原则。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思与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对于发展好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也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不义战争中的觉醒者和奋起反抗者。正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国际格局动荡和殖民体系瓦解,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摆脱外侮、结束内乱的重要机会。
材料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思与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对于发展好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也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不义战争中的觉醒者和奋起反抗者。正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国际格局动荡和殖民体系瓦解,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摆脱外侮、结束内乱的重要机会。
——摘自傅莹《不能忘却的记忆——百年内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也是帝国主义发动不义战争中的觉醒反抗者。试结合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2.单选题- (共18题)
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主要违背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学说
A.自然权利说 |
B.三权分立说 |
C.社会契约说 |
D.人民主权说 |
6.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2月4日晚,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表声明,根据联邦法官裁决,全面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入境限制令,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这一事件说明
A.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 |
B.法院拥有制衡元首的权力 |
C.美国总统无权签署入境限制令 |
D.美国的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
7.
“蒋(介石)虽屡电诸将,要求‘努力截追’,‘务将西窜匪部聚歼于湖北以东地区,勿使漏网’,并未能克竞全功。……至一九三五年九月,自峨眉山军官训练团下来,知道追剿失败,自叹‘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成功 |
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
C.长征胜利进军 |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8.
***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
B.②①④③ |
C.①②③④ |
D.③②①④ |
9.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认为:“国际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趋势的基础之上。多极化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的观点。”二战后出现不属于加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有
A.北约的成立 | B.欧共体 | C.中国的崛起 | D.日本的高速发展 |
10.
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下列哪些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我国社会经济史学主要奠基者之一,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曾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图片,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太湖地区的丝织业始终居全国之首 |
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
C.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海港集聚地 |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成为全国其他地区范本 |
12.
马克思在分析英国和印度关系时说:“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工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表达的核心意旨是( )
A.英国在印度发展近代工业,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
B.英国对印度市场的依赖性过高,导致国内技术革新动力不足 |
C.英国的技术支持和资本输出,是印度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
D.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14.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下列各项中与此变化无关的是
A.深入地批判儒家思想 |
B.北洋政府的高压统治 |
C.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
D.五四运动的广泛影响 |
15.
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六号(下图),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A.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 |
B.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 |
C.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 |
D.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 |
16.
杨天石在《帝国的终结:辛亥革命简史》一书反对将孙中山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家,认为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理由是“孙中山曾明确表示中国不能走欧美资本主义道路”,下列与此理由相符的是
A.倡导天下为公 |
B.提出民生主义 |
C.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
D.在遗嘱中强调“唤起民众” |
17.
这次会议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是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该会议是( )
A.中共十四大 | B.中共十四节三中全会 |
C.中共十五大 | D.中共十六大 |
19.
“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材料中所说的“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分别是指
A.奥斯特里茨战役 滑铁卢决战 | B.远征俄国 莱比锡会战 |
C.拿破仑称帝 雾月政变 | D.远征埃及 百日王朝 |
20.
“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布局设计,前后两条溪流成孤行绕敬爱堂而过,流经家家户户门前,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入西邻’的格局。”该村落的特点是
①以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 ②深刻体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③布局上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④装饰上是以传统的“三雕”为主
①以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 ②深刻体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③布局上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④装饰上是以传统的“三雕”为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1.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 B.明、清 | C.隋、唐 | D.宋、元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