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对解放战争的意义。
材料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
——摘编自《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取得胜利采取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对解放战争的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战胜利后,一些知识分子注重“经济民主”,他们认为,在大多数人基本温饱未能满足的状况下,谈论自由和民主是奢侈的。正如有人所言:“在我看来,在两种民主不可兼得的今日,一碗饭比一张选票实惠的太多了。”在他们看来,在自由主义经济的私有制下,贫富悬殊无法避免。他们认为,一个合理的经济制度应使社会总生产的分配尽可能趋于平均。而这种“经济平等”的要求,只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他们以“中间路线”相号召颇有声势的力量。但时人评论,“中间阶层和中间党派在中国政治上都不会有重要地位,也不会起什么独立作用”,后大部分中坚力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民主思想的主要观点,并予以简要评价。
材料 抗战胜利后,一些知识分子注重“经济民主”,他们认为,在大多数人基本温饱未能满足的状况下,谈论自由和民主是奢侈的。正如有人所言:“在我看来,在两种民主不可兼得的今日,一碗饭比一张选票实惠的太多了。”在他们看来,在自由主义经济的私有制下,贫富悬殊无法避免。他们认为,一个合理的经济制度应使社会总生产的分配尽可能趋于平均。而这种“经济平等”的要求,只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他们以“中间路线”相号召颇有声势的力量。但时人评论,“中间阶层和中间党派在中国政治上都不会有重要地位,也不会起什么独立作用”,后大部分中坚力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摘编自《新路》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民主思想提出的国内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民主思想的主要观点,并予以简要评价。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这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执政20年后首次入主白宫。共和党保守派希望艾森豪威尔回到20年代传统的共和党的老路上去。在他们心目中,新政以来联邦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无异于“滑向社会主义”,而共和党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才是美国社会的正宗。艾森豪威尔也曾表示,政府在国内事务上的作用是确保公平,而不是直接指导全国的经济生活。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艾森豪威尔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的基本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
材料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这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执政20年后首次入主白宫。共和党保守派希望艾森豪威尔回到20年代传统的共和党的老路上去。在他们心目中,新政以来联邦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无异于“滑向社会主义”,而共和党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才是美国社会的正宗。艾森豪威尔也曾表示,政府在国内事务上的作用是确保公平,而不是直接指导全国的经济生活。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1956年,艾森豪威尔再次赢得总统竞选。他在阐述执政方针时说,联邦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在对我们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要做到没有一个人无辜地遭受灾难和贫困。现在,它包括了教育、卫生等广阔的领域。——摘编自韩铁《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和党保守派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艾森豪威尔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的基本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
4.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此后逐渐发展,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雍正年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后为定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有名无实。1791年,乾隆皇帝下谕旨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被废除的原因。
材料 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此后逐渐发展,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雍正年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后为定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有名无实。1791年,乾隆皇帝下谕旨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前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被废除的原因。
5.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爱德华·柯克,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做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柯克对近代英国政治法律制度的贡献。
材料 爱德华·柯克,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做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
——摘编自(英)霍兹沃斯《英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柯克对近代英国政治法律制度的贡献。
2.单选题- (共19题)
6.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被认为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雅典民主的表现包括
A.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 |
B.本地自由民皆可参加公民大会 |
C.五百人议事会可行使司法审判权 |
D.国家的公职人员均由推荐产生 |
7.
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A.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
B.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
C.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D.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
8.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9.
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
10.
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
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
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
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
11.
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 |
B.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
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
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 |
12.
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
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
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
13.
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日本经济的发展
A.强化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
B.奠定了日本民主改革的基础 |
C.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 |
D.促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
14.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
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
16.
“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
17.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
18.
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降低生产成本 |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
C.加强国防安全 |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 |
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 |
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
20.
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
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 |
B.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 |
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
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 |
21.
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南北朝 |
B.唐朝 |
C.北宋 |
D.元朝 |
22.
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A.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
B.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
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 |
D.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