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中丧失的国家主权。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三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中丧失的国家主权。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
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 |
《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
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
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 B.“弱国无外交” |
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 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
3.
1843年中英订立的《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据此英国攫取了
A.协定关税权 |
B.领事裁判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永久居住权 |
4.
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割让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5.
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起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但直到1943年1月11日,英美两国才发下表项联合声明,宣布废除过去一个世纪里的一切不平等对华条约.英美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英美试图扩大在华势力 |
B.英美意欲放弃在华利益 |
C.中国军队配合英美作战 |
D.国民政府外交上的努力 |
7.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B.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
C.1936年西安事变 |
D.1937年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
8.
美国史学家阿德勒认为:“主要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在1894-1895年因朝鲜问题而引起的中日第一次战争中,中国军队显得千疮百孔。”这表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 |
B.慈禧太后性格的偏执 |
C.中国军队战斗力弱小 |
D.战争主要在国外进行 |
12.
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
B.《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
C.《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13.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
14.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