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975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都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10月,日本发布由日本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撰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文中提到:“满清氏元(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

——据维基百科

材料二李鸿章在马关谈判会场,曾做长篇演说,其中明言:“此次战争,实获两个好的结果:其一,证明欧洲式之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族所独擅,黄种之民亦可应用并取得成功: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材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四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的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出兵中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2)材料二李鸿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简要说明。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2.单选题(共12题)

2.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B.维护民族利益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学习西方技术
3.
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4.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新印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材料中的“书”应为
A.《各国律例》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5.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掀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太平年。”材料说明了义和团运动
①盲目排外
②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得到了清政府的鼎力支持
④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7.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8.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C.红军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
D.人民军队解放南京
9.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徐州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0.
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它主要说明了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第2集团军总司令
孙连仲
第6集团军总司令
杨爱源
第7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
第14集团军总司令
卫立煌
第18集团军
(即八路军)总指挥
朱德
第22集团军总司令
邓锡侯
 
A.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B.太原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D.太原会战的作战部队都是国民党军队
11.
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律师,下列资料中,可供你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交给国际法庭的有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
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
③万人坑遗址
④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3.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
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
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3.(共1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样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三下图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1930年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重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孙中山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
新民主主义革命

 
(3)材料3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
(4)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及结果,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