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说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目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现状
注: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只有38%。我国稻谷亩产417公斤,是埃及的70%;小麦亩产285公斤,是欧洲国家的50%。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2008年10月20日宣布,国家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并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投资方向基本上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包括: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等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等项目。
(1)从材料一所提供信息看,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上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哪些?(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说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2.
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评价上海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请你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一条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下表是上海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关数据。
上海市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情况(%)

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评价上海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请你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一条建议。
2.单选题- (共9题)
3.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而言,提高资源利用率,意味着
A. 生产成本下降,生产规模扩大 B. 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规模缩小
C. 生产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 D. 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
A. 生产成本下降,生产规模扩大 B. 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规模缩小
C. 生产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 D. 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
4.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因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目的是显著提高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
B.有助于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C.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途径 |
D.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
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党中央如此重视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是因为
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③调动农民积极性,扩大内需的需要
④还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
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③调动农民积极性,扩大内需的需要
④还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对第三产业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工农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壮大。以下选项中,对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错误的是
A.第三产业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
B.劳务的产值被统计进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三大产业为社会创造的全部有形及无形的财富 |
C.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
D.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
①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②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先升后降(总趋势下降)
③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④国家管理机构创造的产值日益增多
①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②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先升后降(总趋势下降)
③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④国家管理机构创造的产值日益增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8.
该表反映的是我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的情况(%)。
从表格中所示情况可以看出
A. 我国正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B. 我国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C. 我国应不断巩固和加强第三产业
D. 我国必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52年 | 51 | 21 | 28 |
1980年 | 30 | 49 | 21 |
2007年 | 11.7 | 49.2 | 39.1 |
2008年 | 11.3 | 48.6 | 40.1 |
从表格中所示情况可以看出
A. 我国正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B. 我国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C. 我国应不断巩固和加强第三产业
D. 我国必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
9.
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产业比重有所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长了0.4个百分点。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
A. 农业经济效益下降 B.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 D. 服务业已取得主导地位
A. 农业经济效益下降 B.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 D. 服务业已取得主导地位
10.
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国正在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下列提法中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是
A.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B.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C.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D. 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A.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B.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C.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D. 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11.
小王是一家电脑公司的员工,因欠薪和待遇问题与公司发生了劳动争议,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小王一纸诉状把公司告到了人民法院,但法院没有受理。这是因为在诉讼前小王未经以下法定的必经程序,即
A.协商 | B.调解 | C.仲裁 | D.劝说 |
3.选择题- (共7题)
4.多选题- (共3题)
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并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
B.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 |
C.只要保障粮食安全就能抑制通货膨胀 |
D.农业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
20.
即将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切合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热点与重点,给上海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将不仅是市政方面的,还包括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A.属于发展第三产业 | B.有助于提高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 |
C.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D.有助于推动上海的现代化进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