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人教版选修2《经济学常识》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96488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4分)
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在工商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这一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意义?
2.
(16分)
苏联理论界有人认为:由于历史赋予了苏维埃国家特殊的作用,他的领导人能够依靠政权的力量废除现存的政治经济学规律,制定、创造新的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就是苏维埃政权创造出来的。
针对上述观点,斯大林指出:这是完全不对的,不能把我们的年度计划和无计划跟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混为一谈。
据此回答:(1)从哲学上看前一种观点的实质是什么?(4分)
(2)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与客观经济规律之间的有什么关系?(12分)

2.选择题(共4题)

3.按照1元兑换0.856美元计算,小华的爸爸拿1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美元?
4.按照1元兑换0.856美元计算,小华的爸爸拿1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美元?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多重?
6.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一共是3,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3。

3.单选题(共4题)

7.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
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
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
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
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
8.
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把这些变化看成()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B.为解决当时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C.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
9.
斯大林关于国家计划产生高级盈利的观点,旨在论证()
A.国家经济计划的可变性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经济效益的重要性D.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10.
在斯大林看来,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
A.商品经济规律B.市场经济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经济危机规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