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北京卷精编版)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96467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图表题(共1题)

1.
科技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引人深思的话题。
材料一 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数字革命,创造出不断进化的“灵长类机器”。90年代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占地有一个网球场的面积那么大,成本高达5000万美元;20年后寻常百姓家中的平板电脑,像杂志一样轻薄,运算能力更胜一筹,成本却不到500美元。
数字时代人类能够处理和利用的知识信息实观了爆炸式增长。手机的导航应用程序自动接收车辆的定位信息,分析实时路况,告诉司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健康数据库公司通过可穿戴式设备监测海量普通市民的个人健康状况,协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
数字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空前广泛和紧密。你的一天可能这样度过:早上用拼车软件叫了一辆私家车顺路载你去上班;中午从短租网站上联系了一位背包客,准备把闲置的房间租给他;晚上接受了五位网友的求助,帮他们修改程序代码。
材料二 有研究认为,不同职业被电脑取代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其社交性、创造性以及感知和操控性的强弱。

(注)“感知和操控性”指灵敏、协调的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
(1)阅读上述材料,阐述科学技术的进步怎样影响了个人的经济生活。
材料三 由于技术正在变得强大而廉价——而且更加无处不在,所以越来越多的个人手中都已经掌握了这种力量。掌握这些力量的个人并不都是理智的、意图良好的,如基因组测序领域的突破能够治愈疾病,也能用于生产天花病毒的攻击性版本。
(摘自《第二次机器革命》)
不管是在当今还是在未来,科技都可能造成破坏。但我们的生活受惠于科技变得更好了,这也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我想环境可能是个很好的例子。伦敦现在的天气说不上纯净无暇,但也比50年代爆发煤炭烟雾事件那会儿强太多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依靠持续的技术革新。没有科技,我不认为我们能解决气候变化和贫困问题。
(摘自《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这样了不起的应用科学,它既节约了劳动,又使生活更加舒适,为什么带给我们的幸福却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正当地去使用它。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摘自《爱因斯坦文集》“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
(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科技与人的关系”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全面论述,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2.单选题(共2题)

2.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某国国内市场土豆价格为每千克5元,国际市场土豆价格为每千克4元(按该国货币计价)。该国政府决定放开土豆的进出口贸易。假定不考虑国际贸易的成本,以及该国国内土豆供求变化对国际市场土豆价格的影响。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国国内市场土豆价格为每千克4元,该国为土豆出口国
B. 当该国政府大力宣传土豆营养价值时,该国土豆产量将会增加
C. 当该国土豆种植技术有大幅改进时,该国国内市场土豆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D. 当国际市场土豆价格上涨50%时,该国国内市场土豆价格将为每千克5元
3.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期间,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这个时期,朝廷改变了自商鞅以来的全面管制政策,对工商业采取放关津、“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对农业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文帝曾两次“除田税之半”。关于“文景之治”时期的政策理念,正确的判断有
①与斯密和李嘉图共同的政策主张
②与“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干预模式有相似之处
③与深受供给学派影响的“里根经济学”比较接近
④与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日本模式有相似之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