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2题)
材料:1978年12月中共十十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改革开放,并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国家行列,但总体市场化程度仍然有待提高。西方国家关于政府不市场的关系讨论及实践从未停止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下是美国、德国、日本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相关内容,按要求将表格补充完整。
模式 | 市场不政府的关系 | 评价 |
美国模式 | 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大,国 家干预少。 | ① |
德国模式 | ② | 通过发挥市场作用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 作用缓解社会矛盾。 |
日本模式 | ③ | 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易 官商勾结,造成决策失误和加剧社会不公。 |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增长放缓、效益下滑等诸多问题,但实体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既然它“摔倒”了,就应该将它“扶”起来,真正实现实体经济复兴,关键还是国家和实体企业本身。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因素”的理论知识,分析实体企业如何更好的发展才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复兴?材料: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不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美国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00家,AI相关人才80000名,而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不足600家,人才不足40000名;美国AI人才的平均薪酬也大幅高于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进入新时代,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请运用《经济学常识》“新时代新特征”知识,简述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幵阐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不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5%,继续向创新型国家迈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创历史新高;生态文明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2万列,通达15个国家49个城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中国经济成绩单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
(2)简述为什么坚持新发展理念?
3.辨析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30题)
A.实行自由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坚持政府作用最小化 |
B.强调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 |
C.政府依据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维护必要的市场秩序 |
D.确保经济资源分配公正公平,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 |
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
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
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
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
A.摆脱了危机,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B.促使美国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C.影响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改革 |
D.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
A.罗斯福新政幵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办法 |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成效 |
C.资本主义制度即将灭亡 |
D.罗斯福新政是以自由放任的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的 |
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 |
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 |
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 |
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 |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
B.为解决当时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
C.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 |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 |
A.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 | B.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表现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 |
A.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C.全国一盘棋,统筹国家各项建设 | D.团结一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 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
C.轻工业—重工业—农业 | D.重工业一农业—轻工业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①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②市场调节不国家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
④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决定性作用 | B.基础性作用 | C.辅劣性作用 | D.补充性作用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5.选择题- (共10题)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2道)
材料分析题:(3道)
辨析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