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9631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共识、意志和力量,并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都行使了哪些职权?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相关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可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能够凝聚共识力量的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2.
你知道亚太经合组织吗?有媒体是这样介绍的。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打个比方,我们把亚太地区想象成一个小地方,东村住的主要是铁匠,西村住的主要是木匠。以往铁匠把铁锅卖到西村,要过一个收费站,收费是货物总价的30%。这样一来,铁锅涨价了,西村买不起锅,东村的日子也不好过。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的(下图):

在上图中的①②位置,应分别填写
A.加强技术合作推动生产全球化
B.削减关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C.提高本国出口补贴改善商业环境
D.集体行动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壁垒
【小题2】正如东村和西村一样,为了实现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最大利益,在下列认识中最适宜借鉴
A.斯密的自由贸易和绝对成本学说
B.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和比较成本学说
C.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D.重商主义者的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主张
3.
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是(  )
A.降低地租,增加资本积累
B.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
C.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干预经济,提高资本利用率
4.
2018年是世界公认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在于(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②首次提出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④解决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
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有(  )
①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②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政策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④取得了成效,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6.
下表中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与其主要观点相一致的是(  )
经济学流派
主要观点
A.李嘉图
提出二元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理论是其经济学的核心
B.罗斯福
主张财政收支平衡刺激经济发展,削弱市场作用
C.凯恩斯
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增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
D.新自由主义
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A.A   B.B    C.C    D.D
7.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中,失业者饥寒交迫,而农场主们却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让庄稼烂在地里。这种现象说明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B.资本主义生产盲目扩大趋势愈演愈烈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资水平亟待提高
8.
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把这些变化看成()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B.为解决当时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C.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
9.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下列观点不属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的是
A.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
B.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C.在所有制方面,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10.
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  )
①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
②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③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仅包括个人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造。综观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新中国的政体必须是人民民主专政
B.新中国的政体只能是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D.我国的政体必须是由人大代表组成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