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说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及基本框架的三个最重要环节分别是什么?
(3)分析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利弊,联系以上材料,就其利弊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何启示?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惠及世界。实践证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所谓纯粹的市场经济模式都是有缺陷的,市场运行不是只有“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也不是只有“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而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的。40多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市场与政府作用相结合的道路,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是一条创新之路,标志着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初步形成。
(1)材料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分别指什么?两者应怎样起作用?(2)说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及基本框架的三个最重要环节分别是什么?
(3)分析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利弊,联系以上材料,就其利弊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何启示?
2.单选题- (共23题)
2.
某校学生参观某汽车企业,进入生产车间。同学们看到一辆辆半成品汽车在流水线上移动,不同岗位的工人都在忙碌地给汽车或上方向盘,或上轮胎,或上螺丝……每52秒就有一辆汽车下线。流水线上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原因是
①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②流水线减少了不同工序间的时间损失
③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的智力
④分工减少了机械的使用
①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②流水线减少了不同工序间的时间损失
③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的智力
④分工减少了机械的使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3.
李嘉图认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当每个人都随意使用资本的时候,他自然会寻找那种最有利的行业。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而不致过多地分配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这一分析表明李嘉图
①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②认为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③认为价格的波动有利于资本家从贱买贵卖中获得利润
④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①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②认为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③认为价格的波动有利于资本家从贱买贵卖中获得利润
④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4.
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在这一关系中,认为政府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守夜人”的是属于
A.亚当·斯密的观点 | B.大卫·李嘉图的观点 | C.凯恩斯的观点 | D.新自由主义观点 |
5.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土地等资源价格的攀升,有着“世界工厂”美誉的中国制造,正在加速丧失传统优势,许多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依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②重视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提升竞争优势
③增强政府干预,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补贴力度
④主导国际市场,增强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①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②重视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提升竞争优势
③增强政府干预,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补贴力度
④主导国际市场,增强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下列属于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贡献的是( )
A.任何一件物品的价值,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
B.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
C.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D.一个人用于交换他物而拥有的某货物,其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的劳动量 |
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然而,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这一推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B.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D.价值和作为价值表现形式的交换价值 |
8.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是 因为
①它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
②它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③它坚持把财富生产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④它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①它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
②它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③它坚持把财富生产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④它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9.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
D.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
10.
如果在甲国,汤姆可以到全国各地自由打工,但该国企业经常倒闭,不得不经常重新就业。如果在乙国,汤姆每月都可以为第一个子女领取50本国货币单位的子女补助,子女在中学学习或接受职业培训,这一补助就可以一直领取到27周岁。如果在丙国,汤姆会被企业终身雇用,但老板也会要求他必须对企业尽“忠”。请判断甲乙丙三国分别属于当前西方国家的哪一种市场经济模式()
①甲是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②乙是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③丙是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④甲是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①甲是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②乙是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③丙是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④甲是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1.
2008年全面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至今,虽然一些国家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世界经济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轨道。人们普遍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导致本轮危机的重要原因。下列选项中属于新自由主义基本主张的是
①完全的市场最终导致市场失灵
②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③应限制政府的活动和过度干预
④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去干预经济
①完全的市场最终导致市场失灵
②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③应限制政府的活动和过度干预
④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去干预经济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2.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期间,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这个时期,朝廷改变了自商鞅以来的全面管制政策,对工商业采取放关津、“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对农业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文帝曾两次“除田税之半”。关于“文景之治”时期的政策理念,正确的判断有
①与斯密和李嘉图共同的政策主张
②与“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干预模式有相似之处
③与深受供给学派影响的“里根经济学”比较接近
④与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日本模式有相似之处
①与斯密和李嘉图共同的政策主张
②与“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干预模式有相似之处
③与深受供给学派影响的“里根经济学”比较接近
④与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日本模式有相似之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
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福利国家”财政扩张以及货币政策的失控,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宣布要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此,撒切尔夫人不会采取的政策是
A.推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 |
B.增加福利开支,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需求 |
C.出售国有企业及基础实施,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 |
D.降低税率,让企业主获得更多利润继而扩大投资 |
14.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国家福利支出、放松外汇管制、促进自由贸易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当时的经济模式趋向于
A.德国模式 | B.美国模式 | C.日本模式 | D.韩国模式 |
15.
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2021年卸任总理一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德国经济迅速复苏,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十年”,成为巩固欧元区的重要力量。德国强韧的经济也被认为是默克尔得以第四次当选德国总理的“护身符”。 德国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离不开德国特色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对该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①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
②鼓励员工参加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
③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
④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①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
②鼓励员工参加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
③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
④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6.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一步就是
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205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7.
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此看法最恰当的是
A.其观点是正确的 |
B.其观点是错误的 |
C.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也更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
D.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
18.
***曾说过,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在此,***认为
A.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 |
B.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
C.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D.要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19.
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1921年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
A.放弃社会主义的目标 | B.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C.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0.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下列观点不属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的是
A.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 |
B.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
C.在所有制方面,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
21.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是
A.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的 |
B.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的 |
C.由国家宏观调控的 |
D.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
22.
我国的手机、计算机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却依赖进口,因此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这启示我国要()
A.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B.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
C.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D.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23.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也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市场经济,公有制不可能与市场经济成功结合。这两种观点
①都主张计划和市场是区分姓资、姓社的基本依据
②都认为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经济手段
③都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④都承认单一的经济模式不可避免会带来种种弊端
①都主张计划和市场是区分姓资、姓社的基本依据
②都认为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经济手段
③都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④都承认单一的经济模式不可避免会带来种种弊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4.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果断决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使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A.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 |
B.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
C.不存在经济的衰退 |
D.市场调节没有缺陷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