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96289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图表题(共1题)

1.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材料一: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共同经验。


材料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突出特征是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动力转换。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速明显回落,产能过剩,供需失衡,新旧动能转换缓慢,原有增长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制造业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体现制造业生产的景气情况,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

PMI=产品订货×30%+生产量×25%+生产经营人员×20%+供应商配送时间×15%+主要原材料库存×10%

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PMI变化情况


注:一般来说。制造业PMI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在下降。
(2)上图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根据该指数的构成要素,任选其中两个方面说明其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材料四:国家众多“利好”政策为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为了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责问题,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

(3)联系材料四,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实行一系列“利好”政策对发展制造业的积极影响。

材料五:某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努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切实强化和改进工作推进机制,完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该市政府坚持做到补位不越位、减少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全面公布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由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负责落实。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集群龙头企业与知名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实施产业网络化改造。组织实施“走进企业话节能”、能源审计,不断挖掘企业节能潜力,通过节能技术(产品)案例推介、节能服务对接,引导集群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实施绿色化改造。

(4)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该市发展制造业的举措进行评价。

2.单选题(共2题)

2.
某区网格中心研发“市民随手拍”APP。界面上,“我要举报”“我要建议”“为民热线”“公众调查”等板块赫然可见。居民可通过APP一键上报,将问题直达中心管理平台,再交由相关部门处理。对该事件正确的解读是
A.设立“为民热线”“公众调查”栏目,推动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B.设立“我要举报”“我要建议”栏目,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
C.使用“市民随手拍”APP拓宽了公民权利的范围
D.问题直达管理平台,体现最广泛的民主
3.
某校学生参观某汽车企业,进入生产车间。同学们看到一辆辆半成品汽车在流水线上移动,不同岗位的工人都在忙碌地给汽车或上方向盘,或上轮胎,或上螺丝……每52秒就有一辆汽车下线。流水线上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原因是
①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②流水线减少了不同工序间的时间损失
③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的智力
④分工减少了机械的使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