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康有为认为,现在世界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立宪三种政体,而“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他主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了
A.三权分立、君主立宪不适合我国国情 | B.中国不适合实行民主共和制 |
C.我国当时适合实行封建专制 | D.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建立,积极借鉴了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广大人民的愿望与资本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各民主党派的主张与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相结合的产物 |
3.
斯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真实经济关系的观点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是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
B.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
C.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
D.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
4.
斯密提出绝对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获得好处的条件是
A.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
B.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 |
C.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 |
D.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 |
5.
我们之所以认定,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因为他
A.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
B.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
C.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
D.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
6.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指出,欧盟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广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双方经贸和技术合作前景广阔。这表明
A.中欧之间的共同点远远超过分歧 | B.中国重视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 |
C.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 D.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 |
7.
对于联合国改革,中国赞同安理会扩大,主张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希望联合国改革兼顾历史和现实因素,在安全和发展两方面均应有所建树,特别是扭转联合国工作“重安全、轻发展”的趋势,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中国的表态
①有利于维护联合国的团结和安理会的权威
②反映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说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唯一的主题
④有利于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结盟
①有利于维护联合国的团结和安理会的权威
②反映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说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唯一的主题
④有利于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结盟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8.
在我国,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任何人掌权都是代表人民来管理国家事务。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B.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
C.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