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政治试题(十)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94766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定目标、谈任务,引发各界热议。
材料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给出的是“大礼包”。从“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的政策取向,到“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的原则要求,再到促进就业、取消手机长途费和漫游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浓郁的民生情怀,也表明中国的发展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有质感。
材料二:2017年“两会”召开前,中央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除了在网络上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之外,还召开座谈会,听取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多次修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科学宏观调控知识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给出的“大礼包”举措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为什么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2.单选题(共4题)

2.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在6.5%左右,相比之前的6.5%7%的目标有小幅下调,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
①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空间,用于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②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质量已取代速度成为我国追求的目标
③是加快转型升级的需要,促进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④“人口红利”消失,我国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发展核电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选择,对确保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核电“邻避效应”日益凸显,公众的担忧和恐惧成为了核电发展的制约因素,核电的选址和建设困难重重。走出核电“邻避效应”的困局,下列做法中适合的是
①项目决策阶段听取专家意见,在项目开建时向民众公示
②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搞好常态化的科普宣传,加强监管
③如果当地居民强烈反对,则应尊重民意将选址改到他处
④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让利益相关方共享核电发展成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目前,我国多地试行“飞地经济”模式,打破乡镇行政区划限制,将无落地条件或不宜落地的项目从所属的乡镇“飞”入经济开发区或项目集中区,项目产生的财政收入按比例分成。这样,避免了厂房和基础设施遍地开花,位置偏远、条件较差的乡镇也能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由此可见,发展“飞地经济”有利于
①推动产业集中,形成集聚的综合效应
②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优化资源配置
③优化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④提高财政资金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此节目不仅摘得收视率桂冠,也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在于 ()
①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②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
③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入胜
④吟诗赏词全民动员,古诗新作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