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西藏自治区某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履职13年,共提交42项建议和议案,与所在县每个乡定点联系人保持定期联系,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就提高边民补贴和偏远地区的工程造价标准等提出建议。该代表通过上述行为( )
①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 ②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③行使自治区人大代表的立法权 ④行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
①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 ②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③行使自治区人大代表的立法权 ④行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
在2016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针对较为普遍的人户分离现象,深圳实行了本市户籍选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户籍地、工作地和居住地登记的办法,并通过网络实施选民资格转移,方便选民就近登记。这做法
A. 扩大了选民直接选举的范围 B. 确保了选举结果体现每个公民的意愿
C. 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 发挥了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 扩大了选民直接选举的范围 B. 确保了选举结果体现每个公民的意愿
C. 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 发挥了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3.
某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对我国地方财政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研究和评估。其中,2011 年以来 31省份财政透明度平均分如下表所示。
该表反映了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平均分 | 23.14 | 25.33 | 31.40 | 32.68 | 36.04 | 42.25 |
该表反映了
A.政府权威不断增强 | B.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
C.公民的监督权不断扩大 | D.公民知情权进一步落实 |
4.
2017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产生监察委员会。新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整合政府、检察等部门的监察力量,将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及其他公共部门纳入监察范围。这一改革旨在
①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②清除公共部门滋生腐败的社会土壤
③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④搭建群众直接监督公共权力的新平台
①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②清除公共部门滋生腐败的社会土壤
③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④搭建群众直接监督公共权力的新平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5.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2.多选题- (共4题)
6.
某地为治理村委会公章管理不严、随意乱盖公章现象,将村委会公章收存到乡镇政府“柜子”里,由乡镇政府“代管”。这一做法受到社会质疑而被叫停。叫停“村章乡管”的主要理由在于
A.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 | B.乡镇政府没有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职能 |
C.乡镇政府不能代行村委会的自我管理权 | D.应当维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权利 |
7.
2015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户口登记政策,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切
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一个常住户口。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一个常住户口。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进法治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 B.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 |
C.完善户籍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 D.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口素质 |
8.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换挡提速,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氛围更加浓厚,行政审批加快了,执法扰民现象也在减少,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表明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
A.提高政府的权威 |
B.保障公民各种利益诉求 |
C.提升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 |
D.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
9.
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于 2017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
胎儿 | 虽然还是母亲腹中的胎儿,如果有人向他(她)赠与财产,其权利也受到法律保护 |
出生 | 中国平均每天有四、五万个孩子出生,在《民法总则》这个保护网中,他们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
8 周 岁 | 他(她)有权独立进行一些民事法律行为,可以用零花钱买零食,也可以与班上同学交换价值差不多的玩具 |
18 周 岁 | 他(她)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可以独立工作,对劳动所得拥有所有权,这将激发他(她)创造财富的热情 |
晚年 | 除儿女对他(她) 有赡养义务外,近亲属、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等也可提供帮助,进行监护 |
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
A.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 |
B.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C.人身和财产权利会得到更多保障,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
D.《民法总则》的颁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