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93242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7/4/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2016年12月19日初次审议,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即将“有法可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草案》充分考虑了电商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为电商未来的成长预留了空间,在保护消费者和鼓励创新间寻找最佳“支点”。消费互联网的活力与秩序,来自于监管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之间的紧密配合。此次《草案》的内容兼顾网上交易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特别着重对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对于当前问题较多的电商炒信、有偿评价、恶意骚扰、信息泄露、快递丢件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这符合电商发展趋势和国际通行规范,有助于打造开放、共享、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电子商务夯实通往明天的创新之路。“有法可依”成为电商平台应对未来竞争、创新商业模式的基础。
材料二 《草案》规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要求个人网店进行工商登记,使它们成为法律主体,拥有名誉权等民事权利。电子商务经营主体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出具纸质发票或者电子发票。当工商部门掌握了个人网店经营主体的相关数据,就能够明确管辖权,这是解决目前包括假货、刷单等乱象的有效手段。当消费者与网店产生纠纷,就可以找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解决了投诉无门的问题,提升监管效率。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有法可依”成为电商平台应对未来竞争、创新商业模式基础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中,《草案》将对政府施政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6题)

2.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建议把2017年GDP增速预期目标定在6.5%左右,同时推断:“2017年增长速度超过6.5%也是一个较大概率事件”。以下各项能够支持这一推断的有
①美联储加息稳定了我国进出口贸易
②央企重组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③营改增减税释放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④个税改革提高了闲置资金使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在第32届全球大会上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2014—2017)授予中国政府,以表彰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不过,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从较为粗略的“制度全覆盖”向更加精准的“人员全覆盖”转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实现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员全覆盖”需要   
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健全每一个人都理解和支持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公平覆盖每个社会成员
③坚持制度创新、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不同类型人群社保扩面计划的实施
④社会成员增强社会保障权益意识,对享有社会保障有更高、更多的期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市场重压之下,大批中国互联网企业寻求新的人口红利市场,于是,与中国人口规模相似、年轻化程度更高的印度成为首选淘金地。但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印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将目标转向印尼。这主要因为
①这些国家生产要素价格较低    
②互联网企业投资观念的变化
③这些国家市场潜力较大
④互联网企业受利益杠杆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回顾2016年的热点新闻事件,“反转”剧情频频上演。从年初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到年末的“罗尔事件”和“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每一次反转都给社会带来了负能量,消费大家的感情。有专家说希望网民在信息来临时,能够建立自己的态度:让真相先飞一会儿。这说明
①公民应将自己对社会道德法治素养的焦虑转化为习惯性的批判
②网民都应该学会尊法守法,客观、理性、辩证、长远地看问题
③政府充分发挥组织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引领社会新风尚
④社会需要理性的心态、良好舆论环境,更需要有力的法制保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有些人认为“老百姓永远是对的”“盲目非理性的集体狂热”一类的观念和现象是当代中国的“民粹主义”。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则认为:“法律人如果迁就于民意,法治肯定搞不成。当你欢呼舆论审判胜利的时候,别忘了舆论审判的灾难有一天会落到你头上。”这意味着(    )
①民意使法治化进程遭遇阻碍    
②盲目性的民意绝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③公民应积极广泛参与政治生活  
④公民非理性表达会损害民之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例如已经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精力等。人们很容易因为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而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对此,有经济学家建议,对于“沉没成本”的处置,与其盲目追加,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快刀斩乱麻,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下列行为符合这一处理建议的有
①东北某市对部分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②甲投资者对被“套牢”的股票“割肉”抛售以防止更大损失
③乙投资者对被“套牢”的股票追加投资以拉低股票平均成本
④丙消费者利用商家“反季销售”时机大量购买“过季”商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