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科学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无疑有助于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让个税真正起到作用。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由原来的每月3500元提升到每月5000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值得重申的是,个税起征税点并非提得越高越好,而应在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处下刀。一方面,需要平衡国家财政与个人财富的比例,因为国家财政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科学理性确定,让实际经济福利向中低收入者倾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升的原因及就如何实现国家财政与个人财富的平衡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共中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有过不同的论述。乡村振兴战略,可视为社会主义制度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升级,是党在新时代为农村发展设定的新目标、提出的新战略。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例如,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农业的质量发展不充分;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不平衡,农业的效益实现不充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不平衡,农业国际市场和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小康社会成色就要打折扣。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2)请你为“乡村振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词。
材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地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材料在“互联网+”的风ロ上,互联网与制进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博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2.单选题- (共11题)
①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物价的增长
②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③完善分配机制,促进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④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为自主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④让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①增加我国住宅市场供给,平抑房价,满足民众住房需求
②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让农村居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
③释放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④改变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性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通过行政手段处置僵尸企业
②深化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决定性作用
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④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完善金融体系→扩大信贷规模→激活资本市场→提升股市信心
②完善产权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撬动民间资本→激发经济活力
③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住房需求→房产供给增加
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产品创新、智能化、高端化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粤港澳地区将可以实现经济互联互通同步发展
②粤港澳地区能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发展战略
③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经济要素流动更加便捷
④为大湾区参与全球滨海经济竞争提供关键设施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①这一论断正确把握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是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减少
④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增加市场上货币供应量,改善资金流动
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金融机构信贷能力增强,贷款收益增加
④贷款环境有望宽松,刺激社会需求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②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④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提高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开放市场,引进先进医药生产技术
②以人为本,降低药品价格
③促进竞争,倒逼国内药企创新发展
④促进公平,完善社保体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