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审查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时提出,今年财政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充分发挥财政作用。一是继续实施减税降费,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结合完善税制,适时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措施,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二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性,严控一般性支出,确保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教育、国防等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加快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2018年M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创新转型发展为动力,构建现代经济新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待遇;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全面治理大气污染,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土壤环境;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促进更多优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M市所采取的举措是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的。2.单选题- (共13题)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出现收入差距
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③ | D.③④ |
A.建立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 |
B.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员工的收入 |
C.理顺分配关系,大幅提高社会最低工资收入标准 |
D.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

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税收
②税率超过了一定范围,将最终导致税收下降
③财政收入总量与税收收入成正比,与税率成反比
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等支出可纳入抵扣。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的提高需要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表明我国税收具有A.固定性 | B.强制性 | C.无偿性 | D.法制性 |
①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财政收入——发挥财政作用——促进公平改善民生
②提高个税起征点——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降低恩格尔系数
③明确征税对象和范围——避免重复征税——减少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加
④个税起征点上调——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分配更加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公民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税收的征管
②严格依法处理维护税法的尊严
③材料中影视从业人员的行为是骗税行为
④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以奠定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
③政府合理安排人才岗位,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④推动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源更多向实体经济聚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B.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引导企业扩大投资 |
C.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
D.正确处理政企关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
①中国农业银行增加年度信贷投放量,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②某市工商局对新开办企业实行“多证合一”,三个工作日办完手续
③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
④某省决定为贫困地区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以降低交通成本和物流成本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提振购房需求,加快房地产去库存 |
B.增加购买成本,抑制投机炒房需求 |
C.吸纳资金回笼,缓解通货膨胀预期 |
D.降低房产杠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①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③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存在盲目性②存在滞后性③需要宏观调控④存在自发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