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928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微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借助于社交软件为工具,以人为中心,社交为纽带的新商业模式。微商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还带来了就业,拉动了经济发展。然而微商发展面临有诸多问题。微商可以直接进行网络营销,无需登记、注册、审核,因此目前实务中,消协并不受理朋友圈购物的投诉;监管部门一般依据行政区划而设置管辖范围,微商跨区域经营的特点等让监管部门实际执法困难重重。其次微信中的“拉黑”功能使不少无良商家拒绝与消费者进行磋商,甚至在收到货款后选择“跑路”。这些都让消费者伤透脑筋。

(1)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反映问题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让消费者不再伤透脑筋?
2.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庄严地写入党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此全面部署。目前,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

材料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某省据本省农村的实际情况搜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社会自治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行“以奖代补”,带动引导各级地方政府投入,并鼓励城市相关企业接管农村垃圾处理,按照一定标准向村民收取垃圾处理费用,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引导各村居民摒弃不文明、不卫生陋习,提高文明卫生意识,让垃圾得到充分利用。该省农村呈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的美丽景象。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一,概括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合材料,如何垃圾处理的?

2.单选题(共6题)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积极的经济意义在于
A.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带来新的不公平
B.体现了我国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C.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D.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
2018年6月,在税务机关对范冰冰及其经纪人牟某广所控制的相关公司展开调查期间,牟某广指使公司员工隐匿、故意销毁涉案公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阻挠税务机关依法调查,涉嫌犯罪。牟某广等人的行为属于
A.骗税B.欠税C.偷税D.抗税
5.
2018年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关于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素件调查及有关问责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严肃问责。纵观这起案件,从疫苗生产者逐利枉法,到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失职失察,不仅暴露出监管不到位等诸多漏洞,也反映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存在着制度缺陷。这说明
①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②企业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要以社会效益为先
③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着盲目性缺陷
④政府要综合运用法律等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6.
2018年8月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通知,下半年将以社会关注和民生领域为重点,强化经营者集中全链条反垄断监管,依法做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依法打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打击垄断行为是因为
①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②背离了公平市场交易规则
③不符合我国市场准入原则
④行政权力能够调节生产经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当前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着力化解过剩产能,重点是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通过坚持市场倒逼,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市场倒逼来化解过剩产能,其传导路径是
A.价值决定价格→供需失衡→价格下跌→政府调控→缩减产能
B.市场形成价格→成本上升→效益降低→获利减少→企业转产
C.价值决定价格→权衡成本→竞争弱化→企业亏损→转产或退出
D.市场供过于求→产品积压→开工不足→战略调整→转产或退出
8.
2018年10月26日,华为mate20系列在国内正式发售。该系列手机配备7纳米旗舰芯片、超广角三摄、超微距影像和无线反向充电等强大性能,最低售价3999元,顶配版12999元。面对新款华为手机,许多消费者充满了矛盾之情:因性能好想入手,又因价格贵而深感无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优质优价——使用价值越大的商品,其价格就越高
②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商品价格影响其需求
③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④求异心理引发的流行趋势——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