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该市为在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将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2017年,深圳5G技术、基因测序、3D显示等领域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沿。深圳推动特区内外一体化,实施“东进战略”,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台大气质量提升及环境治理系列措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圳蓝”成为鹏城的名片。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积极参加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外贸总额已连续24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市政府强力推进民生幸福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7年财政用于九大类民生支出超过270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深圳是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在经济新常态下,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品牌效应;要不断完善信用与法规制度,健全产品的质量标准;要严格对市场的质量监管,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要发挥企业是质量发展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能力;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弘扬质量文化,倡导工匠精神,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
结合上述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企业、劳动者的角度,分析如何让工厂里生产出的每件产品都成为工业的艺术品。2.单选题- (共17题)
①增加了读者的支出,会降低读者的消费体验
②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能够提高作者的收入
③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④增加了微信公司的收入,提高了其经营效益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
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能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B.坚持了效率优先、再注重公平的原则 |
C.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同步富裕 |
D.消除收入差距,促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
①个税起征点提高——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充分发挥财政作用——促进公平改善民生
②个税起征点提高——稳定收入预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恩格尔系数降低
③明确征税对象和范围——避免重复征税——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加
④个税起征点上调——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再分配更加公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巩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②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市场新业态有序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规范电商经营行为,提高电商的经济效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运用经济手段提高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②推动上市公司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③倒逼企业增强营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④维护证券市场运行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国内无人机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将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②国内无人机的发展在2017年之前呈上升趋势,在2017年之后出现下降趋势
③我国民用无人机发展势头逐年上升,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④国内无人机的发展需要完善技术标准,加大技术监管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是对传统采购模式的变革,提高了采购效率
②可以减少流通中需要的现金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③降低了采购成本,使采购更加便捷
④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贸易全球化 | B.信息全球化 | C.网络全球化 | D.生产全球化 |
A.助推制造业发展→成为科技强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B.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
C.缩短港珠澳三地时空距离→推动各地均衡发展→发挥港澳优势 |
D.实现交通便利化→促进要素高效配置→推动港珠澳三地融合发展 |
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②改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通过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④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我国发展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②美国的做法使价值规律在世界经济丧失了决定性作用
③美国的做法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均衡、普惠、共赢发展
④美国的做法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增加国内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满足国内中高端消费升级需求一一促进国外消费回流
②国内相关产业引入国际标准——倒逼企业技术进步,提升内销产品质量——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③逐步统一国内国际市场产品质量水准——提升国内企业经济效益——保护国内民族品牌
④加强供给侧改革——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支持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水平
③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
③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
④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
②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
③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
④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