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请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单选题- (共7题)
2.
某班学生在政府网站上获取了如下信息:某城区当年实现财政收入281.45亿元,当年决算支出260.63亿元,其中,投入教育、社会保险、就业、公共安全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支出239.13亿元,占财政决算支出的91.75%。该组数据可以反映出该区的财政( )
1收支基本平衡 2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支出向民生倾斜 4重点扶持有经济效应的产业
1收支基本平衡 2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支出向民生倾斜 4重点扶持有经济效应的产业
A.12 | B.24 | C.13 | D.34 |
3.
“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将会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是( )
1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2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3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4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1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2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3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4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A.12 | B.34 | C.123 | D.234 |
4.
《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章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下列对总体小康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由生产资料的消费向享受资料的消费过渡
③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④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①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由生产资料的消费向享受资料的消费过渡
③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④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5.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③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让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①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③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让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6.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
①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层次的体现
②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客观要求
④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
①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层次的体现
②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客观要求
④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其根本目的是
A.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 B.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
C.促进我国经济较快发展 | D.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
8.
小李的母亲领取了6000元工资后,在商场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1000元,实际支付800元。在这里,6000元、1000元、80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
3.选择题- (共5题)
12.
如图,直线y=﹣x+3与y轴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mathml#}{#/mathml#}(k≠0)的图象交于点C,过点C作CB⊥x轴于点B,AO=3BO,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