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接力奋斗创造的。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改造、社会生产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人民群众的拼搏奋斗中创造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精神、“敢闻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国精神,激励着当代国人接续奋斗。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写入报告,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及其激发下的生动实践,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1)人民群众是推动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运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的知识,分析在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意义。
2019年国庆节期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中国式大片,以8天50亿元票房的成绩创造了“史上最强国庆档”。
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三部中国式大片讲的是中国故事,致敬的是中国英雄,弘扬的是中国精神,内容情感契合国庆期间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与社会情绪同频共振。在艺术创作上,从平凡人物、平民视角体现宏大主题,成为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从市场角度来看,三部电影均制作精良,从故事情节到演员表演,从台词到音乐,都体现出匠心和品质,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影院,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市场上的各类公司“各显神通”,积极组织专业团队、专业制作完成作品,以满满的正能量引领了中国式大片的创作生产。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中国式大片成功的原因。(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国式大片的成功是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结果。
2.单选题- (共5题)
A.认为具体科学完全可以取代哲学的地位和作用 |
B.否定了真正的哲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 |
C.忽视了真正的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 |
D.不懂得科学的世界观需要哲学的熏陶才能形成 |
A.客观唯心主义 | B.辩证唯物主义 |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②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③事物在相互否定中不断向前发展④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争论有利于认识的深化和发展②没有争论就不可能掌握真理
③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④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相互融合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