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大财政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农田水利等的支持;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实施一系列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
(1)按照用途,材料中的财政支出主要有哪些方面的?(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2.单选题- (共12题)
2.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
①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
②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③克服平均主义,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①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
②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③克服平均主义,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
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维持稳定的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础。下列有利于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再分配措施是
A.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
B.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效率提高同步 |
C.完善税收、社保等机制,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
D.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增加居民投资收益 |
4.
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财政收入的基础,“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A.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 B.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
C.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 D.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
5.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
②降低汇率,增加出口商品量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①国家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
②降低汇率,增加出口商品量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6.
“民间查账人”李德涛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促成了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将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放到网上。这说明
①纳税人有权知道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
②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增强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财政收入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①纳税人有权知道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
②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增强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财政收入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7.
妈妈女友落水先救谁这个困扰男同胞千年的问题有了标准答案。2015年司法部网站公布了今年国家司法考试的参考答案:女友和妈同时遇险,先救妈是对的!法律专家的解释是,对妈妈不仅有道义上更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下列观点与专家的思路相符合的是( )
①公民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同时必须自觉纳税
②先富起来的人必须帮助后富和回报社会
③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公司大股东不能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其他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①公民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同时必须自觉纳税
②先富起来的人必须帮助后富和回报社会
③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公司大股东不能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其他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污染博弈”是指在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宁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企业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表明( )
①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②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③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④ 企业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①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②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③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④ 企业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9.
一位韩国记者曾在其所著书中论述:“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我们只管开发这座工厂里的技术就可以了”,“只要我们保持高一档次的技术优势,中国就永远是我们的黄金市场。”这一论述警示我们
A.坚持自力更生原则,避免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
B.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
C.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
D.利用世贸规则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
10.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是需求侧,与之相对应的供给、生产端是供给侧。“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出发,通过鼓励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它代表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根本性转换,即从重视传统“三驾马车”的需求动力转向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全要素的供给动力。下列措施中符合“供给侧改革”要求的有( )
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
②降低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促进需求增长
③提高出口退税率,支持外贸稳定增长
④完善市场体系,构建激励机制,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
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
②降低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促进需求增长
③提高出口退税率,支持外贸稳定增长
④完善市场体系,构建激励机制,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11.
频繁的雾霾天气使人们更加关注空气质量,并在讨论PM1、PM2.5、PM10的中文译名。但正如央视微博所评论的“其实叫什么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蓝天”。实现“蓝天梦”需要()
A.加大投资,加快经济 | B.降低速度,停止建设 |
C.统筹城乡,保持均衡 | D.科学发展,转变方式 |
12.
2016年2月23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牛津大学公开课开讲“万达国际化”时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这很适合描述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姿态。我国企业在积极“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
A.大量吸引外资原则 | B.公平贸易和透明性原则 |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