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I.图甲表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看,与叶肉细胞的结构不同的是甲和乙的细胞都 。
(2)若甲细胞可产生抗体,那么,甲细胞可以由 分化而来。
(3)甲图中与性激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要写出数字符号及结构名称)
(4)若此细胞为癌变细胞,癌细胞能在体内快速分散和转移,这是由癌变细胞细胞膜上的
减少所致。
(5)同一个体内的肌细胞和肝细胞相比,其核DNA和细胞内RNA是否相同? 。
(6)若甲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则细胞内应含有较多的 与其功能相适应。(只填结构名称)
(7)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只填结构名称)。
II.如图甲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分裂图像,图乙是分裂各阶段细胞的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2)在图乙的 (填图中字母)期才能观察到图甲所示的图像。
(3)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较活跃的时期是 。d和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4)细胞处于图乙中的c时期时,一个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

(1)从图中看,与叶肉细胞的结构不同的是甲和乙的细胞都 。
(2)若甲细胞可产生抗体,那么,甲细胞可以由 分化而来。
(3)甲图中与性激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要写出数字符号及结构名称)
(4)若此细胞为癌变细胞,癌细胞能在体内快速分散和转移,这是由癌变细胞细胞膜上的
减少所致。
(5)同一个体内的肌细胞和肝细胞相比,其核DNA和细胞内RNA是否相同? 。
(6)若甲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则细胞内应含有较多的 与其功能相适应。(只填结构名称)
(7)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只填结构名称)。
II.如图甲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分裂图像,图乙是分裂各阶段细胞的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2)在图乙的 (填图中字母)期才能观察到图甲所示的图像。
(3)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较活跃的时期是 。d和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4)细胞处于图乙中的c时期时,一个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
2.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 。
①aayy× AAYY
②AAYy×aayy
③AaYY×aaYy
④AAYy×aaYy
(2)现有足够多的直毛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3)如果该动物的某基因结构中一对脱氧核苷酸发生改变,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并未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是:① ;
② 。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 。
①aayy× AAYY
②AAYy×aayy
③AaYY×aaYy
④AAYy×aaYy
(2)现有足够多的直毛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3)如果该动物的某基因结构中一对脱氧核苷酸发生改变,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并未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是:① ;
② 。
2.单选题- (共7题)
3.
现有两类物质,其中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37H110O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在生物体内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 )
A.耗氧少、产能多、产水少 |
B.耗氧多、产能少、产水多 |
C.耗氧少、产能少、产水少 |
D.耗氧多、产能多、产水多 |
4.
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糖—磷酸主链(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磷酸主链的组成元素有C、H、O、N、P
B. 合成该图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
C. 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可与一个或两个五碳糖相连
D. 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解旋酶作用的位点

A. 糖—磷酸主链的组成元素有C、H、O、N、P
B. 合成该图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
C. 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可与一个或两个五碳糖相连
D. 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解旋酶作用的位点
5.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无机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
B.Mg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 |
C.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
D.在探究小麦生长发育需要Mg2+的实验中必需设置对照实验 |
6.
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2009年l2月8日发表公报说,他们培育出了一种只含有支链淀粉的超级马铃薯,可望为以支链淀粉为原料的相关产业节省生产成本。这种马铃薯的遗传基因中只有负责产生支链淀粉的基因是活跃的,而产生直链淀粉的基因表达则被抑制。下列关于马铃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马铃薯细胞产生直链淀粉的基因表达可能在转录或翻译阶段被抑制
②该马铃薯中产生直链淀粉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直链淀粉
③培育成的该超级马铃薯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④可以通过块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其呼吸类型
⑤利用块茎培育该马铃薯品种,能达到防止品质退化的目的
⑥与其他矿质元素相比,种植马铃薯时更要注意钾肥的合理使用
①该马铃薯细胞产生直链淀粉的基因表达可能在转录或翻译阶段被抑制
②该马铃薯中产生直链淀粉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直链淀粉
③培育成的该超级马铃薯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④可以通过块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其呼吸类型
⑤利用块茎培育该马铃薯品种,能达到防止品质退化的目的
⑥与其他矿质元素相比,种植马铃薯时更要注意钾肥的合理使用
A.①④⑥ | B.②⑤⑥ |
C.①②③ | D.①③⑤ |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猪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相关图示。

下列有关理解,不合理的是 ( )
A.从图1过程可以看出,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
B.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裂的情况,产生异常配子的原因是减l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若图3表示卵原细胞,则图4代表初级卵母细胞
D.若图4分裂完成形成了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对应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下列有关理解,不合理的是 ( )
A.从图1过程可以看出,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
B.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裂的情况,产生异常配子的原因是减l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若图3表示卵原细胞,则图4代表初级卵母细胞
D.若图4分裂完成形成了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对应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8.
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 (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C.将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C.将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9.
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 |
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
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
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