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87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

1.非选择题(共1题)

1.
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图1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2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②所处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该动物产生②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②产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在无突变情况下,图1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3)若图2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
(4)若图2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图2中进行的细胞增殖过程与图1中的___对应.
(5)若图2中曲线表示DNA曲线变化,那么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E段发生的原因是否相同?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2.
2015年中秋时节,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林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无糖饼干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
C.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D.“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3.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的成熟植株中(  )
A. 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 有9种基因型
C. 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 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4.
正常雄果蝇某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有
A.4种、5种B.4种、4种C.5种、8种D.5种、5种
5.
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符合细胞分裂事实的选项是(   )
A.甲图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时期和E时间点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6.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叶浅绿不抗病=1:1: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相同
B.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最好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
C.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
D.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0.75
7.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染色体正常,丈夫染色体异常(如图一所示):9号染色体有一片段易位到7号染色体上(7、9表示正常染色体,7+和9-表示异常染色体,减数分裂时7与7+、9与9-能正常联会及分离)。图二所示为该家庭遗传系谱及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夫妇生下相应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子代的概率为1/4
B.子代相应染色体组成与父亲具有相同缺陷的概率为1/8
C.图二中智障患者来自含(7+、9)的精子和含(7、9)的卵细胞的结合
D.若父亲的一个精子含(7+、9-),则与该精子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另外三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7+、9-)、(7、9)、(7、9)
8.
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III1患该病的概率是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     B. 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 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    D. 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
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变高产青霉素菌株的过程是一个定向变异的过程
B.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没有改变
C.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种群越不易遭环境淘汰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