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ATP合成酶由突出于膜外的F1和嵌入膜内的F0两部分组成。F1负责ATP的合成或水解,F0是一个疏水蛋白复合体,形成跨膜H+通道。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成酶时,ADP与Pi 结合形成ATP。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TP合成酶在______上合成,据图推测,在真核细胞中含有该酶的生物膜有__________。(填出两种)。
(3)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TP合成酶在______上合成,据图推测,在真核细胞中含有该酶的生物膜有__________。(填出两种)。
(3)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2.
某种二倍体植物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红花是野生型,白花是突变型,针对花色的显隐关系和控制花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考虑交叉互换),舒城中学高二年级的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认为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在舒城桃溪的该植物种群中,出现了一株白花,让该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则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体。
(2)经过资料查询,该植物花色有可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也有可能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用A、a、B、b表示)。在舒城南港的该植物种群中,也出现了一株白花,该白花突变和舒城桃溪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将两地的白花突变型植株进行杂交,子一代全开红花,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2)中的子一代红花自交,即可根据子二代的结果,判断基因与染色体位置关系,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结果是上述哪种情况,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都要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__定律。
(1)某同学认为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在舒城桃溪的该植物种群中,出现了一株白花,让该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则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体。
(2)经过资料查询,该植物花色有可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也有可能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用A、a、B、b表示)。在舒城南港的该植物种群中,也出现了一株白花,该白花突变和舒城桃溪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将两地的白花突变型植株进行杂交,子一代全开红花,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2)中的子一代红花自交,即可根据子二代的结果,判断基因与染色体位置关系,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结果是上述哪种情况,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都要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__定律。
2.单选题- (共17题)
3.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超级病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有耐药性,MRSA有多种变异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RSA有许多变种是因为遗传物质是RNA易变异 |
B.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滥用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加强 |
C.MRSA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
D.MRSA的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不存在染色体的变化 |
4.
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分子物质也可能以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
B.同一离子(如K+)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相同 |
C.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降低 |
D.载体蛋白转运物质的速率不受O2浓度影响 |
5.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第一步应将酶与底物进行混合 |
B.运用淀粉酶、蔗糖、淀粉验证酶的专一性,结果可用碘液检测 |
C.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不适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D.真核细胞内合成的酶都要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 |
6.
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受到适当刺激时通道会打开,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离子通过离子泵进行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
B.温度能够影响离子泵,从而影响物质跨膜运输 |
C.使离子通道打开的适当刺激有可能是神经递质 |
D.通道的打开和关闭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无关 |
7.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降低细胞呼吸速率,生产中储存果蔬需要提供低温、无氧条件 |
B.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CO2产生量将多于肌肉细胞中O2消耗量 |
C.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细胞若无线粒体则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D.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丙酮酸产生于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时丙酮酸产生于线粒体基质 |
8.
某二倍体生物(2n)的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其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以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以上各种物质数目的变化判断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
B.当染色单体由0变为4n时,光镜下还看不见染色单体 |
C.该细胞同源染色体对数由2n→n,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 |
D.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核DNA数目变化与染色体数目变化一样,但两者加倍时期不同 |
9.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获得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
10.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
B.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也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
D.生物体中的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催化、参与细胞器的构成等多种功能 |
11.
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R(雄性可育)对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 |
B.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雄性均为不育 |
C.R、r和N、S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D.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雄性均为可育 |
12.
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可称为“核酸一蛋白质”复合物。真核生物核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如有异常mRNA会被细胞分解,如图是核基因S的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S基因中存在不能编码多肽链的片段 |
B.图中所示的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 |
C.图中①和②过程均存在着“核酸一蛋白质”复合物 |
D.过程①和过程②中的酶均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
13.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B.植物由于花期不同使得种间杂交不能完成的现象属于生殖隔离 |
C.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形成抗虫棉,是形成新物种的一种方式 |
D.农田栽种抗虫棉同时栽种部分普通棉,与全部栽种抗虫棉相比,会使棉铃虫抗毒蛋白基因频率上升变慢 |
15.
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X染色体上A、a基因控制,XO型(只有一条性染色体)个体为不育的雄果蝇。将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理论上F1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红眼雄果蝇M。为探究果蝇M出现的原因,将果蝇M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没有子代产生,则果蝇M的基因型为XAO |
B.如果要判断果蝇M是否为XO型,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 |
C.如果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白眼,则果蝇M的出现是仅由环境改变引起 |
D.如果子代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则果蝇M的出现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
16.
已知某作物晚熟(W)对早熟(w)为显性,感病(R)对抗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含早熟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且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现有一株纯合晚熟抗病个体与一株早熟感病个体,杂交得F1,取其中所有晚熟感病个体自交,所得F2表现型比例为 ( )
A.9∶2∶3 | B.4∶2∶2∶1 | C.16∶8∶2∶1 | D.10∶5∶2∶1 |
17.
下列过程中未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下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 |
B.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
C.黑色家鼠和白化家鼠杂交,F1全为黑鼠,F2中黑鼠:淡黄鼠:白鼠=9:3:4 |
D.灰身长翅果蝇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长翅,F1的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42:42:8:8 |
18.
果蝇的体色和眼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
♀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F1雌蝇中出现了黑身,雄蝇中白眼占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色和眼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F1雌蝇中不会出现白眼果蝇 |
C.F1雄蝇中黑身果蝇占1/4 |
D.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灰身果蝇占3/8、雄蝇中白眼果蝇占1/4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