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光呼吸是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可同时发生的一个过程,它吸收O2的环节与卡尔文循环中CO2的固定过程一样,都需要在Rubisco(是一种酶)的催化下进行。光呼吸和卡尔文循环的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图2表示CO2浓度变化对不同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

请回答:
(1)据图1分析,Rubisco起作用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在该酶的催化下,1分子RuBP和O2结合生成1分子三碳酸和1分子①,则①为__________碳化合物,它进入线粒体后,可参与需要呼吸的__________循环,被氧化为CO2。而三碳酸则被还原成三碳糖,其中NADPH为该还原过程提供______________。
(2)据图1分析,在卡尔文循环稳定进行时,若突然大幅度提高O2浓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RuBP的含量将___________.
(3)据图1分析,两种气体分子与Rubisco的结合存在______________关系,若在某适宜O2浓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如图2中曲线甲所示,则处于高O2浓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变化应以图2中的曲线__________表示。


请回答:
(1)据图1分析,Rubisco起作用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在该酶的催化下,1分子RuBP和O2结合生成1分子三碳酸和1分子①,则①为__________碳化合物,它进入线粒体后,可参与需要呼吸的__________循环,被氧化为CO2。而三碳酸则被还原成三碳糖,其中NADPH为该还原过程提供______________。
(2)据图1分析,在卡尔文循环稳定进行时,若突然大幅度提高O2浓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RuBP的含量将___________.
(3)据图1分析,两种气体分子与Rubisco的结合存在______________关系,若在某适宜O2浓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如图2中曲线甲所示,则处于高O2浓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变化应以图2中的曲线__________表示。
2.
巴氏小体(又称X小体)指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细胞核中X染色体异固缩而形成的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常用于胎儿性别的鉴定。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猫的无尾、有尾是由基因(B、b)控制的另一对相对性状,选取多对无尾猫随机交配,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现将一只雄猫与多只有尾黑色雌猫交配,发现F1雌猫约1/2有尾且毛色均为橙黑相间;F1雌雄猫随机交配得到F2。回答以下问题:

(1)F1雌猫的毛色表现为橙黑相间的现象___________(是或不是)属于共显性的表现形式,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而导致其DNA上的启动部位无法与___________结合,使相应基因无法转录。
(2)在F2中,有尾猫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在F2雌猫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现F1中出现一只橙黑相间的无尾雄猫,假设其产生精子时其中两条性染色体能正常配对分离,则其产牛精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请用遗传图解写出F1中出现该雄猫的过程(只考虑毛皮颜色)________________。

(1)F1雌猫的毛色表现为橙黑相间的现象___________(是或不是)属于共显性的表现形式,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而导致其DNA上的启动部位无法与___________结合,使相应基因无法转录。
(2)在F2中,有尾猫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在F2雌猫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现F1中出现一只橙黑相间的无尾雄猫,假设其产生精子时其中两条性染色体能正常配对分离,则其产牛精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请用遗传图解写出F1中出现该雄猫的过程(只考虑毛皮颜色)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3.
下图为研究者进行的在不同光强度和温度组合下,对葡萄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知,在不同温度下,相对于适宜光强,强光均会抑制光合作用速率 |
B.分析甲图、乙图,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光反应减弱 |
C.在强光以及40 ℃条件下,胞间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高温破坏类囊体膜 |
D.由该研究可知,在炎热的夏季,应该对葡萄叶片进行适当遮光处理以提高产量 |
4.
下列关于动物体细胞增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G2期时每条染色体上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
B.分裂中期染色体清晰地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 |
C.前期核膜解体形成了分散的小泡,该过程早于染色体的出现 |
D.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分裂的开始早于胞质分裂 |
6.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中酶活性都下降 |
B.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缺失使其无限增殖 |
C.单性花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有关 |
D.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 |
8.
下列关于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肉做功,恢复原状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 |
B.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均来自细胞中的ATP |
C.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吸能反应 |
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为放能反应 |
9.
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替代龙胆紫作染色剂 |
B.用橡皮或笔端轻敲盖玻片可使细胞分散开来 |
C.用50%的乙醇漂洗的目的是避免解离过度和便于染色 |
D.用高倍镜不能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
10.
下表为酶的有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证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
B.如试管①出现轻度阳性反应说明淀粉能被蔗糖酶水解 |
C.不用碘一碘化钾溶液替换本尼迪特试剂实现实验目的 |
D.用0.3%氯化钠溶液配制淀粉溶液可提高实验效果 |
11.
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与递质结合后,突触后膜发生Na+内流 |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水分子只从原生质体内进入原生质体外 |
C.转运蛋白参与的易化扩散仍然是一种扩散作用,其速率比简单扩散速率要大得多 |
D.生长素在细胞间运输过程中,运输方式需载体蛋白参与,运输方向总是与单侧光有关 |
12.
真核细胞需氧呼吸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丙酮酸分解为物质①是分步进行的 | B.特殊物质携带的氢传递给氧形成物质② |
C.阶段A释放的少量能量均用于合成ATP | D.阶段B有关的酶镶嵌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
13.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2条5cm长的红色橡皮泥和2条5cm长的蓝色橡皮泥代表已复制的2对同源染色体 |
B.在模拟MⅡ时期时,构建的2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 |
C.模拟过程中被拉向两极的染色体可能含有染色单体 |
D.模拟制作完成时,可以得到4个子细胞,2种类型 |
14.
某二倍体生物(2n=4)的细胞分裂图(无突变现象),其中①表示 Y染色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Ⅱ中有4 个染色体组 |
B.细胞Ⅰ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
C.图Ⅰ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Y |
D.图Ⅱ可表示精原细胞的增殖 |
15.
图一为有关白化病(用a表示)和色盲(用b表示)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图二表示该家庭中某个体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二可能来自图一中的任何一个正常女性 |
B.Ⅲ11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
D.若Ⅲ12为XBXbY,则难以断定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还是父亲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