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RNA分子。下图表示细胞中lncRNA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__________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
(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 ____________。
(3)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 _______(图示①)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_______(图示②)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 ___________,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

(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__________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
(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 ____________。
(3)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 _______(图示①)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_______(图示②)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 ___________,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
2.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技术人员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中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花色为橙红色的牡丹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种。
(2)技术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突变体,基因型为为aaBbDdd,请推测其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突变体可能的异常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为了探究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的哪种类型,科学家让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实验预测及结论: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①;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②;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③。

(1)由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花色为橙红色的牡丹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种。
(2)技术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突变体,基因型为为aaBbDdd,请推测其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突变体可能的异常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为了探究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的哪种类型,科学家让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实验预测及结论: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①;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②;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③。
3.
图1为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2)图2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2)图2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各种羽色表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 。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
。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 。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 。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 。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
。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 。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 。
5.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6题)
6.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
C.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7.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8.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
9.
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
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
10.
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 序列 |
D.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
11.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
12.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
13.
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
C.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
D.该细胞的子细胞有2 对同源染色体 |
14.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
15.
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
16.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
17.
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 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 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 AADd 和 ad B. AaDd 和 Ad C. AaDd 和 AD D. Aadd 和 AD
A. AADd 和 ad B. AaDd 和 Ad C. AaDd 和 AD D. Aadd 和 AD
18.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 )
A.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1 |
B.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 1/2 |
C.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1/2 |
D.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1/2 |
19.
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血型 | A | B | AB | O |
基因型 | IAIA,IAi | IBIB,IBi | IAIB | ii |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
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盲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
20.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
D.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
21.
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