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结合下列生物育种或生理过程回答问题

(1)A过程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在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B过程常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若D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4)若某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在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的异常情况,让其与雌果蝇交配(进行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后代,后代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种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

(1)A过程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在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B过程常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若D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4)若某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在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的异常情况,让其与雌果蝇交配(进行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后代,后代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种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
2.
萤火虫曾被视为七夕的浪漫礼物,如今却由于人们的大量采集与买卖而导致数量锐减,拯救萤火虫,刻不容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萤火虫的发光需要荧光素、荧光素酶以及ATP等多种物质,其中ATP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生物膜结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由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腺苷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2)萤火虫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是A+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即A+>A>a,且A+ 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有红色萤火虫(甲)与黑色萤火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F1中棕色个体交配产生F2中黑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利用F1萤火虫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取F1中一只红色雄性萤火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
(3)萤火虫作为真核生物,其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内的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1)萤火虫的发光需要荧光素、荧光素酶以及ATP等多种物质,其中ATP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生物膜结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由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腺苷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2)萤火虫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是A+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即A+>A>a,且A+ 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有红色萤火虫(甲)与黑色萤火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F1中棕色个体交配产生F2中黑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利用F1萤火虫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取F1中一只红色雄性萤火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
(3)萤火虫作为真核生物,其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内的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2.单选题- (共16题)
3.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缺乏对照原则 |
B.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未加CaCO3、只加SiO2、无水乙醇,得到清晰的四条色素带 |
C.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
D.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可在pH=7的条件下进行 |
4.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内酶促反应的速率取决于起催化作用酶的活性 |
B.植物叶肉细胞内Mg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有20种,有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 |
D.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可从其体内提取出含15N的DNA |
5.
下列生物学实验中,均需要借助染色剂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是( )
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③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⑤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③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⑤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A.①③⑥ | B.③④⑧ | C.②⑤ | D.①⑤ |
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B.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 |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D.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形式,绝大部分水是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的 |
7.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只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B.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
C.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
8.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象时,应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 |
B.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装片,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减I后期的细胞 |
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
D.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比用桃花的雄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
9.
如图是三种二倍体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乙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
B.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C.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 |
D.图丙细胞中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则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
10.
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 |
B.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 条染色体 |
C.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 |
D.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 |
11.
下图中①~⑤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分别表示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
B.②时的细胞称为初级精(卵)母细胞 |
C.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④→⑤的过程中 |
D.③细胞中可能会出现两个X或两个Y染色体 |
12.
下列图解为豌豆的生活史,对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 Ⅳ→Ⅰ
②基因分离发生在Ⅱ→Ⅲ
③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
④Ⅲ→Ⅳ的过程为受精作用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 Ⅳ→Ⅰ
②基因分离发生在Ⅱ→Ⅲ
③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
④Ⅲ→Ⅳ的过程为受精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13.
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 |
B.图中茎高和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C.图中甲染色体上的碱基数量关系为A=T、G=C |
D.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定能全部观察到 |
14.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8 |
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丙图表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
D.丁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
15.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
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C.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 |
D.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16.
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决定了生物体的表现型 |
B.等位基因控制了生物体的相对性状 |
C.性状分离现象是由于基因的分离引起的 |
D.等位基因重组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
17.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都独立遗传,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7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
A.1 / 64 | B.15 / 64 | C.3 / 16 | D.6 / 64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