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75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7

1.非选择题(共4题)

1.
原癌基因是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其突变后表达的产物G蛋白的怍用机理如图1(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当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G蛋白形成转录激活剂后,导致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 图2是图1中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信息可知,细胞癌变后表现出的特性是___________。
(2)G蛋白在①过程需要与GTP作用后获取能量,变为转录激活剂. GTP与ATP是同类物质,请参照ATP的命名方法,写出GTP的中文名称:___________。
(3)图1中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4)图2相当于图1的过程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图2中的X表示___________,其中Y与Z在化学组成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
(5)突变的原癌基因在人体中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突变的原癌基因转入小鼠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是相同的,其遗传学的原理是___________。
(6)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种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___________。
2.
下图是两种生活状态下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分离图1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进行研究,一般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2)图2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性主要与图1和图2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等细胞器的功能有关。
(3)图2中⑤和⑧两种细胞器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所含酶种类均不同B.都与能量代谢有关C.都能发生A—U配对D.增大内部膜面积的方式相同E.存在所有真核细胞中
(4)图1细胞膜上的受体能够接受到信号分子的刺激,并引起该细胞生理活动发生相应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功能,此类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
(5)DNA粗提取实验中,选取图2细胞为实验材料时,一般需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而选取图1细胞为实验材料时,破碎此细胞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
下图1是小球藻细胞内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在适宜的温度下,把一定量的小球藻和酵母菌混合培养在加入了高温加热冷却后的葡萄糖溶液的密闭装置中,控制光照条件周期性变化,测定整个装置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细胞内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___________上。图1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③④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
(2)图2中C点改变条件后,短时间内小球藻细胞内C5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
(3)图2中D点CO2浓度高于B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图2中F点时,光合速率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等于”中选择)呼吸作用速率.
(5)图2中BC段CO2浓度的下降速率是否能表示小球藻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在“是”“否”中选择),原因是___________。
4.
图1表示洋葱根尖结构的不同区域示意图,图2表示某动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3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1洋葱根尖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蒸馏水清洗,检测根尖各部位细胞中放射性强度,发现根尖放射性强的部位位于图1的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2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
(3)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定是___________染色体。
(4)图3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图2中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3中的CD段。
(5)铬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科学家用铬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来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在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图4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___________. 比较图4和图5,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5.
协同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Na+进入细胞所需动力来自于膜两侧的浓度差,葡萄糖进入细胞是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进行的,而细胞内的Na+则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到膜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的载体蛋白无特异性
B.甘油分子、乙醇分子与Na+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C.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种不消耗能量的协助扩散
D.图示协同运输方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主动运输
6.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不断增强
B.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发生变化
C.细胞衰老,细胞代谢减慢,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受阻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稳态的维持
7.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组织的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1
B.细胞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因DNA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细胞丁中染色体交叉互换导致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
D.细胞丙与戊中核膜、核仁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
8.
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培养基中只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而不含其他有机物
B.③中的细胞进行脱分化并以减数分裂方式不断增殖
C.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影响植物细胞分化发育方向
D.⑤植株根尖中分生区细胞与成熟区细胞的全能性表达程度相当
9.
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相关实验流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磨韭菜时,要加入SiO2和CaCO3
B.对比实验结果①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
C.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实验结果②表明,韭黄中提取的色素吸收的光能更多
10.
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与磷脂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越冬植物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升高
D.哺乳动物缺少Ca2+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
1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质粒是独立于细胞核之外的单链DNA
C.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D.电镜下可观察到硝化细菌的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12.
下列有关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有1个腺嘌呤核苷和3个高能磷酸键
B.细胞分裂过程中,甲过程与乙过程同时存在
C.ADP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有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D.乙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化学能和热能
13.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RNA病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的核酸中可能含有四种含氮碱基
B.寨卡病毒的3种RNA分布在拟核和细胞质中
C.效应T细胞可以直接清除掉该种寨卡病毒
D.可直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寨卡病毒
14.
下列有关DNA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提出S型菌有转化因子的观点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15.
甲、乙、丙、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变异类型的结果是能产生新的基因
B.图乙变异类型与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相同
C.图丙变异类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图丁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16.
下图1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表是对该家系中1~4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先用某种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电泳时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移动速率不同)。已知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图中4号个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编号
a
b
c
d
条带1
 



条带2


 

条带3


 

 
A.由图1可知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由图1、表1可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C.8号个体基因检测的电泳结果可能是编号b或c的条带类型
D.9号与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5/6
17.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引起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下图是细菌抗药性逐渐增强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抗药性的逐渐增强是抗生素对其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人体内菌群失调从而导致内环境紊乱
C.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D.易感菌群中出现具有抗药性细菌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18.
下图为哺乳动物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桑椹胚,可作为胚胎移植的材料
B.此图中细胞还没有分化,图中①为透明带
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D.进行胚胎分割时,一般取③中的细胞做性别鉴定

3.多选题(共4题)

19.
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三支试管内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正常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20.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Ⅳ染液观察到橘黄色颗粒,说明含有脂肪
B.酵母菌培养液中滴加重铬酸钾溶液不产生灰绿色,说明不含酒精
C.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滴加清水后复原,说明细胞有活性
D.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向左下方运动,实际是向右上方运动
21.
用野生猕猴桃(aa,2n=58)种子做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B.AA植株和AAAA植株是相同的物种
C.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
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
22.
下图为某生态工程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B.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C.该工程通过建造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该生态工程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的能量利用效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