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mi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凋亡、个体发育和疾病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c12是一个抗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调控,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A过程是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的催化。
(2)B过程中能与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__________,物质②是指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可知,miRNA调控Bc1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miR-15a基因缺失,则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_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回答:

(1)A过程是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的催化。
(2)B过程中能与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__________,物质②是指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可知,miRNA调控Bc1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miR-15a基因缺失,则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_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1题)
2.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3.
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精子 |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
D.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
6.
百合花(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12条染色体。下列关于上述过程及子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 | 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
C.着丝粒未分离,染色单体未分开 | D.两个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7.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1∶1∶1 | B.3∶1∶3∶1 | C.2∶2∶1∶1 | D.9∶3∶3∶1 |
8.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
9.
下列关于人类探究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
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
10.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 B.5∶1 | C.8∶1 | D.9∶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