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74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1

1.单选题(共19题)

1.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TP、RNA、质粒和线粒体中均含有核糖
B. 不是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均为还原糖
D. 所有糖类都有C、H、0、N四种元素组成
2.
下列有关磷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在内质网中合成
B.原核细胞能合成磷脂
C.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D.核糖体不含磷脂,故不含磷元素
3.
对细胞结构、成分的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用水进行处理。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后的根尖需要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
C.观察DNA、RNA分布的实验中水解处理后,需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
D.检测脂肪时,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先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清水洗去浮色
4.
关于细胞染色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染液、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染液都为酸性染料
B.用台盼蓝给细胞染色,若细胞被染上色则说明细胞处于生活状态
C.苏丹Ⅲ为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生物膜,不需要水解过程染色剂即可进入细胞
D.用健那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需要提前进行8%HCl水解和蒸馏水漂洗的过程
5.
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
B.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C.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
6.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指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B.微量元素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C.生物体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一些元素
D.Cu、Zn、Mo等元素是细胞内的微量元素
7.
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唯一功能
B.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差异造成蛋白质的多样性
C.若叶肉细胞中缺乏Mg元素,则影响叶绿素合成
D.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氧含量多
8.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开
B.动物和植物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分别是糖原和淀粉
C.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化合物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D.变性的蛋白质分子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不能显紫色
9.
种子收获后进行如图一系列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种物质,但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
D.点燃后产生的C02中的C全部来自于种子中的糖类
10.
层粘连蛋白分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髙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它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对细胞间粘连及细胞的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分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若该蛋白分子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层粘连蛋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m-3
B.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C.该物质分布于细胞膜外侧
D.该蛋白至少含有3个氨基
11.
下列有关淀粉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C、H、0、N、P元素组成
B. 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 可以用碘液鉴定
D. 具有调节功能
12.
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能使蛋白质分子肽键断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变性失活
B.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常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分子的数目
13.
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是乙图中的单体,则乙表示的化合物为多(或四)肽
B.若甲图中的②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
C.若③是脱氧核苷酸,则由③组成的乙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D.植物细胞中可能含有与图甲④有关的成分
14.
水母的体内水母素与钙离子结合时发出蓝光,被其体内GFP蛋白质吸收,改发绿色荧光。美籍华人钱永健等三人因为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改造获得诺贝尔奖,其相关数据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翻译GFP蛋白时,有胸腺嘧啶和腺嘌呤的配对的过程
B.指导GFP蛋白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378个密码子
C.据图可推测GFP蛋白含有2条肽链,该蛋白R基上的氨基有15个
D.GFP蛋白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加工井由高尔基体继续加工分泌,线粒体供能
15.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C.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水的作用原理相近
D.向某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
16.
肉毒杆菌能分泌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肉毒毒素。某种抗生素能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肉毒杆菌的遗传物质含8种核苷酸、5种碱基
B.肉毒杆菌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C.肉毒毒素的分泌不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D.该抗生素通过阻止转录过程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
17.
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18.
下列有关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B.水溶液可将代谢废物运输到体外
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19.
很多生物工程技术都需要进行筛选,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标记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B.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后要进行筛选,目的是要对种间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
C.动物细胞融合后要进行筛选,因为并非所有细胞都会融合,融合的细胞也不都是杂种细胞
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至少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选出针对目标抗原其抗体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2.选择题(共4题)

20.若向量 {#mathml#}a=(3,2){#/mathml#} , {#mathml#}b=(0,1){#/mathml#} ,则向量 {#mathml#}a+b{#/mathml#} 的坐标是(   )
21.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设 AD=AA1=1,AB=2,P是C1D1的中点,则 {#mathml#}B1CA1P{#/mathml#} 所成角的大小为{#blank#}1{#/blank#}, {#mathml#}B1CA1P{#/mathml#} ={#blank#}2{#/blank#}.

2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设 AD=AA1=1,AB=2,P是C1D1的中点,则 {#mathml#}B1CA1P{#/mathml#} 所成角的大小为{#blank#}1{#/blank#}, {#mathml#}B1CA1P{#/mathml#} ={#blank#}2{#/blank#}.

2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设 AD=AA1=1,AB=2,P是C1D1的中点,则 {#mathml#}B1CA1P{#/mathml#} 所成角的大小为{#blank#}1{#/blank#}, {#mathml#}B1CA1P{#/mathml#} ={#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